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征文

文化“执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委组织部 赵浩然 龚楚楚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文化自信作出重要部署。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站在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手执“文化之笔”,答好“文化自信”答卷,才能在如火如荼的实践中久经风雨、强壮筋骨、增长才干。

  执好“底蕴”之笔,答好“学习动力”卷。文化是历史的“弦”,是民族的“魂”。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只花,中华文明植根于多民族文化沃土,自古就有《诗经》《楚辞》,运用诗词歌赋、戏曲、小说等载体记录着中华大地各个民族可歌可泣的伟大作品,五千多年的历史烟云中,各族人民携手并进、筚路蓝缕,在人口中民族交融,在经济中互通有无,在文化中兼收并蓄,共同绘就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要继续深挖文化底蕴,找到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的结合点,充分整合本地特色文化、传统民族文化、革命事迹、传统红色文化等资源,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动力,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亮点的乡村振兴新布局,让文化深深扎根于基层人民群众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以文化助党建,以党建促乡村振兴,让文化焕发新光彩。

  执好“制度”之笔,答好“组织管理”卷。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用辉煌绚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激发全民族对文化创新的活力,让文化制度化、程序化、持续化输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制度如渠,行为如水。渠正道则水直流,渠失范则水泛滥。”依托统筹资源、健全制度为抓手,实现资源利用和管理有效结合、相互促进,将具有地方特色亮点的乡村振兴新布局贯彻落实好,对已经整合完善的文化资源,配套建立文化保护机制,有效利用千年古道、“船屋”古建筑群、传统古村落等景区资源,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开发建设传统文化村落、“红色村落”,加快推动文化与旅游资源深度结合。创新管理制度,完善保护保障机制,提升保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推动农文旅产业发展走深走实。加强文化保护教育、培训等各项制度,让文化“活”起来,不断增强民众文化自信,助推乡村振兴稳步前进。

  执好“宣传”之笔,答好“文化推广”卷。底蕴、制度、宣传三位一体,中华文化不仅要“走得稳”,还要“走出去”。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发展优势,是一个繁复工程,其中重视文化推广、树立经营文化的自觉性却是关键的一步。反观一些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资源的景区,“养在深闺人未识”,明显缺乏宣传意识。要善用新媒体文化传播方式,搭建“党建+”大舞台,结合地方特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家乡绘蓝图”等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入系统地发掘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不断充实完善内容形式,依托“四微一端”传播载体,在传播媒介的应用上要精挑细选,对质量建立把关意识,讲好农文旅产业新故事、传播好农文旅产业新声音、展示农文旅产业新风尚。充分发挥好对内宣传教育作用,文化宣传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行动,打“整体战”、出“组合拳”,促进文化推广走深走实,提高对中华文化认同感。
发布人:衡之 发布时间:2023-4-16 09:03 收藏 阅读人次:7148

初审:图南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