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调查研究的“忌”与“宜”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谯东镇选调生 庄家强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抓好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增强问题意识,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传承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牢记调查研究的“宜”与“忌”,确保调查研究成果落实落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忌“浮于表面”走过场,宜“身心俱入”摸清基层实情。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但如果仅仅止步于泛泛而走、泛泛而看,如此调研不深不细,自然看不到问题,也失去了调查研究应有的作用。只有“身入”基层,“心到”基层,才能精准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症结。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认识到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主动到条件困难、情况多变、矛盾突出的经济主战场、乡村振兴第一线开展蹲点调研,坚持现场看、当面听、直接问,真诚与群众面对面,与群众交心换心,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怎么办”。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用群众听得懂的话,问群众掏心窝的事,学会在“逆耳言”“牢骚话”中听出“弦外之音”,把群众所想所急所盼发现出来,找到问题“牛鼻子”,真正摸实摸透实情,掌握调查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忌“蜻蜓点水”浅研究,宜“深研细判”找准破题办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而分析问题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现实中,个别党员干部忽视了问题的分析,存在“蜻蜓点水式”研究,看似“面面俱到”,实则“一无所获”。党员干部务必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拿出“真研究问题”和“研究真问题”的作风,“弯下身子看蚂蚁”深入挖掘问题产生根源,切实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遇到不懂的问题要放下姿态、甘当“小学生”,虚心拜人民群众为师,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做到研在实处、研在深处,多层次、多渠道、多方面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野、新思路、新办法。

  忌“纸上谈兵”假把式,宜“真刀真枪”落实调研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运用,无法应用到实践中的调研结果犹如“纸上谈兵”,只有对调查结果深入研究,才能作为指导决策的最佳法宝。要做实做好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必须拿出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对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对短期内能解决的要立行立改、马上就办,对于一时难以解决、需要持续推进的问题,要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完成一个,满意一个,销号一个,坚持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松手。要做好调研的成果运用、巩固、转化,对问题解决情况进行跟踪问效,深入细致的分析、研判,对于具备完善改革条件的调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方案,达到“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的效果,切实将调查研究变成推动事业又快又好发展的力量源泉。
发布人:选调小庄 发布时间:2023-4-21 12:57 收藏 阅读人次:4761

初审:汪青雷 编辑:李一画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