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山东临朐:创新实行党员教育讲师“网约”调配

山东省临朐县委组织部 黄进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围绕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新要求,针对基层开展培训面临的讲师资源难求、课程供需不匹配等堵点痛点,山东省临朐县探索建立党员教育讲师调配管理制度,开发党员教育讲师“网约平台”,实现讲师资源线上展示、云端共享、自主调配。截至目前,已开展线上约课320余节次,精准培训各领域党员3.4万人次。

  从严选聘,建立讲师“网约”队伍。从健全党员教育讲师队伍选拔、储备、管理机制入手,实施党员教育讲师全领域遴选、全过程管理、全方位锤炼,建立了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党员教育讲师队伍。明确准入制度。除需具备的基本条件外,进一步明确讲师资格认定的准入制度和工作规范,从优秀党校教师、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模范人物、党务工作者、专家学者、实用技术人才、离退休干部等人员中选聘综合素质高、专业水平过硬、教学能力突出的人员担任讲师。严格选拔程序。采取日常掌握、个人申报、部门推荐等方式,坚持层层筛选,甄选党员教育讲师候选人。成立专业评审组,通过政治审查、综合评比、组织认定等程序严格把关,择优评选260名优秀讲师,分县镇两级发放聘书、纳入师资库。实行专业管理。师资库由组织部门、党校共同负责,依托信息化手段实行专业化管理,统筹做好调配使用。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邀请专家教授围绕讲师备课及授课内容、技巧等方面开展业务培训。常态化开展送教、送讲活动,以讲促训,同步推动优秀讲师、优质课程输入基层。

  搭建载体,开发讲师“网约”平台。借鉴互联网服务平台思维,依托信息化手段,开发临朐县党员教育讲师“网约平台”,集成讲师展示、预约、点赞和评价等功能,实现党员教育讲师资源一键预约、效果评估、动态管理。分类亮相。平台依托微信小程序,将260名优秀讲师、278节精品课程全部实现共享,区分政治理论、革命传统、形势政策、工作实务、典型事迹5个类别,侧重对讲师的个人风采、主讲课程、授课风格、星级评价,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评价等情况以简历形式集中展示。注重常态化维护,及时将新发现、新申报的优秀师资、课程纳入资源库。双向约课。平台依据县镇村三级组织架构权限分层分配账号,给予相应约课、点课等不同权限。实现讲师晒课、党组织约课、平台提醒、讲师接单、双方互评全流程网端操作。每月初各讲师在平台晒课亮课,各党组织可随时根据培训需求自主选择授课讲师、授课时段,输入关键词搜索、匹配、邀请,实现点师点课“一键通”“零见面”;党组织也可在线发布需求邀约,平台根据需求主题、授课时间、实际距离等要素,按需匹配、智能推荐出适宜讲师,通过微信、短信即时提醒讲师登录平台抢单,接单成功后,提醒双方及时做好培训准备,按时履约。线上互评。实行双向“1+3”线上互评机制,每次授课结束自动生成测评码,党员与讲师扫码互评。讲师总体“星级”评价下分内容、方式、效果三个百分制子项;党组织总体“星级”评价下分整体表现、课堂纪律、党员活跃度三个百分制子项。根据评星打分,后台对讲师、受训党组织进行智能排位、分类展示。

  从严管理,完善讲师“网约”制度。出台《临朐县党员教育讲师选聘调配管理办法(试行)》,规范讲师进出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不断提升师资队伍能力水平。明确讲师职责。党员教育讲师根据个人身份、专业和特长,合理确定课题,每人开发1至2堂课程,制定教学计划,每年至少到基层开展1次授课,根据教学反馈情况调整完善课件内容,确保教育培训质量。实行动态调配。由县级组织部门具体负责讲师的调配使用。县内,直接通过“网约平台”实现县镇两级讲师共享共用;县外,讲师需持邀请函向县级组织部门报备,经审核同意后,方可开展教学。未通过“网约平台”约课或县级组织部门批准,不得以党员教育讲师的身份开展教学活动。优化考评方式。依托党员教育讲师“网约平台”大数据,结合年度受邀场次,对讲师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满意度、授课质量等进行评价,作出年度综合分析评估,按“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类别评出等次。评价为“好”等次的讲师,以适当方式给予通报表扬,授予“名师”“好课”称号,师资库续聘时优先考虑;评价为“一般”的讲师,进行约谈提醒;评价为“差”的讲师,及时纳入“冷库”管理,暂停点课授课并实施帮教转化,情节严重的予以动态调整出库。

  通过实行党员教育讲师“网约”调配制度,实现了师资统一调配和动态管理,构建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格局。一是讲师资源进一步整合。通过科学分类、动态管理,县镇两级在“网约”平台共用1个师资库,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时,均可从师资库中根据培训需求预约讲师进行授课,有效促进了党员教育讲师资源的共建共享。二是培训精准度进一步提高。讲师“网约”平台为不同领域党组织开展“点单式”服务,党组织选择讲师和课程的余地更大了,根据线上“菜单”、围绕党员培训需求“缺什么、点什么”,把“填鸭式”培训变成“自助式”教学,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提高。三是讲师队伍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平台对讲师开展教学情况自动统计分析,根据授课质量、学员评价进行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倒逼讲师提升自身素质和授课水平,讲师创新活力得到了有效激发,先后有26名讲师根据基层培训需求开发新课38节次,6名讲师、6节课程获“名师”“好课”称号。
发布人:12371网友8xkt8y 发布时间:2023-4-24 08:27 收藏 阅读人次:9674

初审:王嗣音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