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白居易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个人创作主张,也代表了中国古代优秀知识分子心系百姓、关注现实、服务国家社会的优良传统。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际,要切实发挥调查研究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作用,开展调研要紧跟时代大背景、立足特定微环境、反映客观局限性,确保调查研究真实反映问题、真能解决问题。
调研主题要反映“时代特点”。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发展多重矛盾叠加,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基于当前国情和社会大背景下,开展调查研究要立足“现实性”、体现“时代性”,要为时代把脉、为时代发声,面对重大问题不回避,面对深层问题敢自剖。要以开展调查研究为窗口,进一步检验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情况;进一步梳理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显隐性问题;进一步挖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弱项,确保全面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方法路径。
调研脚步要深入“未辟之境”。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下去调研全是办法,开展调查研究要“深入”基层、“身入”群众,同群众“聊到一块”“打成一片”,多看一看高楼大厦的“背阴面”,多去一去人迹罕至的“深山区”,甚至是人所未至的“原始林”“处女地”,切莫“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切莫“只收材料、不发问卷”,切莫“闭门造车、人为造景”,导致调查研究停留在“大观园”,止步于“办公区”。开展调查研究要全面务实工作作风,做到“脚步远”“脚印深”,要与时俱进,注重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只有在信访一线直面问题矛盾、到民生前沿直击要害症结、从工厂车间收集经济数据,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调研深度、发挥调研实效。
调研结果要体现“纠治良策”。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研报告记录的是来龙去脉、正反情弊,是调查研究价值的集中体现。实事求是是开展调研的基本要求,更是调查报告必须坚持的原则底线,强调调查研究注重实效,可以使得调查研究能够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领悟,能够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环节,能够有力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撰写调查报告要少一些“引经据典、逻辑推断”,多一些“原始资料、数据支撑”,要立足正反面,做到既不限于“大开大合”“竹筒倒豆”,也不囿于“冷热均沾”“喜忧参半”,只要能以第三视角去客观真实还原被调研领域、被调研对象的完整面貌,能够资以参考政策制定、辅助问题解决的,就是一次合格的基层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