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各项惠民利民政策的关键。农村党员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关系到党的事业发展。在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切实扛牢责任担当,完善“制度圈”,优化“环境圈”,跳出“局限圈”,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让农村发展党员提质增量。
完善“制度圈”,把好农村党员发展“程序关”。当前,农村党员整体素质偏低,很多入党流程不能正确地依规履行,使得农村在发展党员时难选好“对象”、好“苗子”。各级党组织应牢固树立“提质增量”思想,充分摸清摸实农村发展对象储备实情,统筹性、针对性地制定发展规划,加强青年农民党员发展工作的宣传力度,并且适当放宽入党的条件,优化党员发展程序,党委在审批预备党员之前,当面谈话确实有困难的,可以借助微信等通信软件进行视频谈话,通过发电子邮件向党组织汇报思想等方式,以缩短外出务工人员与党组织的“空间距离”,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
优化“环境圈”,把好农村党员发展“活力关”。环境造就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青年的思想观念呈物质化趋势发展。广大农村青年将物质经济作为自己最终的追求,对于党组织的认同感不足,入党的意愿也不高。各级党组织应充分保障农村党员的知情权、参政议政权,让广大农村党员了解党和国家对农村的重大政策,参与重大事项决策。创新激励,开展党建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创新农村党员激励模式,激发他们参与党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关心普通党员的生产生活,重大节日送温暖、献爱心、多慰问,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组织的温暖。
跳出“局限圈”,把好农村党员发展“源头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党员队伍的“源头活水”,要抓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必须要把好党员发展“源头关”。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建立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从源头抓起,扩大视野拓宽选人渠道,避免出现“瘦子中选胖子、矮子中拔高子”现象。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排除宗族、派性、人情等因素影响,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发展,开通自荐入党“绿色通道”,大力培养那些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青年,吸引农村青年向党组织靠拢。着力解决村级党组织后继乏人和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不优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