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中强调,“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出了新部署,广大青年干部身逢其时,要把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投入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如何把“记得住乡愁”的理念转化为“解得了乡愁”的实干,是摆在青年干部面前的一张“大考卷”,要从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中探寻爱农、兴农、富农的解题攻略,投身希望的田野,在新赶考路上答好乡村振兴的“乡愁”考卷。
捧着一颗“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青春红心,夯实爱农情怀的基础题。农为邦本,本固邦宁。青年干部要厚植爱农情怀,首先就要认识到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振兴农村是关系到亿万农民福祉的头等大事,是关系到十四亿人口“端稳饭碗”的重要任务。身上要少一点“书生气”,多一点“泥土气”,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要下得去身子、担得住大任,把农民满不满意,农村兴不兴旺时刻记挂在心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捧着一颗红心来,就是要能够认清乡村振兴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繁重性,切实做好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只要骨子里流淌着不忘本的“农民血液”,行动上接种好不怕苦的“实干疫苗”,摒弃骄娇二气,就拥有了应对复杂问题打硬仗、打大仗的“底气”,确保了下到农村干得好、留得住的“硬气”。要把艰苦环境、艰巨任务当作“试金石”“磨刀石”,为乡村振兴的大事业增志气、长本事。
绘就一幅“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乡村蓝图,苦练兴农本领的必答题。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从书本知识到社会实践,中间有着一个叫做“检验真理”的“炼真金”过程。青年干部在求学时期刻苦学习,努力用理论知识充实头脑,在深入乡村一线之后还要通过实践的“大熔炉”去检验知识、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嘱托,年轻人要多接触社会,补上社会实践这一课,“要给书本上的知识‘挤挤水’,才能得到知识‘干货’”,“只有和群众实践结合,才能把‘水分’挤掉”。兴农本领不是空洞的书本知识和科学道理,而是扎根在田头地里的实效真功,要扎实做好踏遍乡村、访便农家的“硬脚板”功夫,向老乡们请教“农时农事”,在田野上丈量“农业农情”,有了这些调查研究的“干货”,才可以更加准确地绘制乡村振兴的广阔蓝图,做到每一句政策话都能信得过,每一条规划线都能靠得住,每一副肩膀扛起的都能是“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群众放心评语。
建设一片“富起来、强起来、美起来”的时代绿景,做好富农功业的加分题。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产业发展要立足于本地特色,探索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富农之路。青年干部要着眼于农村地区的地理人文、产业现状、交通基础等要素,因地制宜地规划实施具有发展潜力、发挥资源优势、带动就业安业的可持续产业之路,让农村农民现在富起来、一直富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深度、广度、难度上都不亚于脱贫攻坚之战。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农民口袋鼓起来的“富经济”大题,还要做好“强精神”“美生态”的加分题。要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好农村的生态风貌,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年干部要团结和依靠农民群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迎来经济上富起来、精神上强起来、生态上美起来的“时代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