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了解真情实况、把握社会脉搏的重要抓手,是正确决策和科学施政的有效参考,更是我们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桥梁纽带。选调生当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号召,在一“卸”一“装”中,完成好国情调研这项重要政治任务。
卸下急功近利的“浮躁”,装一份“涉深水者得蛟龙”的坚定信念,久久为功。据湖南党史陈列馆资料统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开展调查研究不下57次、约2851天,也就是说,新中国成立后约三分之一的时间他都在调研。广大选调生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当秉持国情调研重在“真”、贵有“恒”的观念,循着先辈们的铿锵足迹,以广泛调查研究切中问题要害。要敢于在“大干快上”中拉长国情调研时间线,拿出“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欲开展全覆盖入户走访,切实了解群众“想什么”“难什么”“盼什么”,绝不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要着力拉宽国情调研空间线,紧扣基层中心工作,不断探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绝不管中窥豹、一叶障目。总之,要有意识地将学术研究精神落实到国情调研中去,沉心静气、扎扎实实理清真实情况脉络、构建理论认知框架、研学客观发展规律,坚决做到不解决问题不撒手、不推进工作不罢休、不促成效果不收兵。
卸下抱令守律的“包袱”,装一份“天工人巧日争新”的进取之心,勇于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谈谈调查研究》一文中指出:“在运用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有效方法的同时,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特别是当今社会信息网络化的特点,进一步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当前,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共同作用,使个体话语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活和彰显,也为我们的国情调研提供了新的洞见。选调生们一方面要以开调研会、专题调查、系统调研等典型调研方法为基础,尝试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所在村、镇实际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和修正了传统调研方法的不足,善于利用网格化、信息化数据直观、快捷、高效等特性,促使国情调研朝着可视化呈现、交互式传播、沉浸式体验的方向发展。尤其在面对国情调研不同阶段的任务和要求时,要不囿于经验主义框架,灵活融合各类调研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数据准确性。
卸下浮于表面的“空壳”,装一份“瞻前者不可忽其后”的兜底意识,善谋长远。“调”和“研”本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调查是研究的基础,研究是对调查材料的再升华。面对收集到的大量碎片化材料,选调生们不能停留在对调查成果“浅尝辄止”,而应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做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工作。具体而言,就是要努力做到“一言两有”:言之有理,即在形成最终意见时,每一个论点都要经过反复推敲考量,有坚实的数据或案例支撑。有所思考,要持续培树跳出“现在”谋“未来”的格局和视野,将收集的材料同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政策方针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在此基础上大胆设想、敢于提出观点。有的放矢,要对材料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分析,筛选过滤无效信息、不实信息,直至做到从个别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发现和总结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提炼和转化成果,真正实现调有所获、研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