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前,我站在学校主楼下仰头注视着面前被盛夏热烈阳光浸润着的周恩来总理像,脑海中浮现着周总理矢志不渝追求革命真理,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光辉一生,坚定地按下了快门。这是我在本科生活里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毕业后,我带着相机和“把‘小我’融入‘大我’”的梦想,决心要将“知中国,服务中国”书写在祖国西部的大地上。
浏览驻村265天里记录下的美妙瞬间,诸多场景历历在目,思绪顷刻间回到了当时。
镜头一:他一边翻阅书籍,一边在棕色皮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窗外摇曳的树影刚好落在“政治理论学习”六个字上。
驻村第一书记是位基层工作经历十分丰富的老同志,常常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基层工作的复杂性、综合性、创新性,也常常鼓励我要敢想、敢做、敢当、敢为人先。每当我遇到工作中破不了的难题时,他总是先安慰道:“没事的,年轻人,答案就在我们身边。”然后翻开自己的笔记本:“小胡啊,你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咱们的工作方向非常明确,年轻人任重而道远呀!”“党的二十大报告要多看多思考,工作思路就很开阔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他的教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深刻把握国家事业发展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就是我的必修课,在这些宝贵的“学习资料”上圈圈点点,成为我每天必不可少的动作。就这样,我也有了驻村第一书记同款笔记本,遇到涉及如何增添党建亮点、如何让村集体经济发展“提档换速”、如何让本村非遗“绝活”在传承中“活化”等问题时,总能在这本“手写秘籍”里找到“金点子”。
镜头二:她滔滔不绝,一手还在空中激动地比划着,和电话另一边的人不约而同地笑了。
驻村后,我第一次接触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无所不能”的村干部们。在质朴的口音和接地气的交流方式的加持下,没有他们沟通不了的事情,也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到村没多久,村里接到征求辖区村民对房屋“煤改电”意见的工作。我打开四本户口底册,按照给定名单开始了漫长的“打电话”任务。每打一个电话前,我都打了腹稿,生怕说话磕巴,词不达意。可是越怕什么,就越会发生什么。通话时间越来越长,但我说的话越来越少,沉默时间越来越多。手足无措之时,我向村里的“万事通”阿姨求助,请她打个电话让我来学习一下“沟通的艺术”。接通电话后,她仅用几句话就让村民从“不同意”的态度转变为无条件支持并欣然接受政府的好政策。那一刻,我看到了大智若愚的“能人”。向他们汲取群众工作的智慧时,我逐渐克服了“电话恐惧”,并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积极迈出步子,调研了解村情村貌,用大家喜欢听、愿意听的语言打交道,与村民和村集体拉近关系,产生情感共鸣。
镜头三:头发花白、身穿红棉袄的奶奶攥着纸条,和旁人探讨灯谜,身边的小女孩拽着奶奶的衣袖:“我知道答案啦!”
驻村第一周就赶上了村里欢度“我们的节日”,我扛起策划活动的“大旗”,为大家奉上了精心准备的“文化美餐”。自此以后,每逢佳节,秉着“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的理念,举办轻松愉快、温暖人心的文化活动就是我的重要任务。今年年初,村里开展“欢乐猜灯谜,喜庆闹元宵”主题活动,活动室布满了红灯笼,每个灯笼下挂了一条彩色灯谜,桌上还摆着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元宵,“烟火气”和“人情味”十足。坦白说,我没想到村民对传统节日活动的组织与参与仍然是充满热情的。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有组织地开展群众性活动,传承传统民俗节日,我能感受到新时代乡村文明风尚,感受到人们对乡土文化、美好生活的向往,感受到提升乡村组织力和社会活力、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内生动力。
合上“影集”,我轻轻擦拭新换的长焦镜头,继续对焦于眼前这片广阔天地,对焦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