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盘活红色“富矿” 激发干部教育“强磁场”

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福利镇人民政府 陶翠梅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以临阳联队红色教育基地建设为“引子”,盘活本土红色资源“富矿”,通过建好用好管好教育阵地,精心推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套餐,激发党员干部教育“强磁场”,“漓水清·初心红”教育路线成为党员干部培训打卡首选。

  深挖红色“矿产”,筑牢教育“主阵地”。1945年2月20日在阳朔兴坪大源太太庙成立的临阳联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省工委直接领导组建的、第一支公开揭举中国共产党旗帜的抗日武装力量。临阳联队抗日武装斗争事迹载入当年周恩来领导的南方局军事斗争史中。阳朔县统筹全县临阳联队红色资源,坚持房屋修旧如旧的原则,筹措资金1200余万元,在福利镇古座塘村临阳联队指挥部旧址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围绕“烽火临阳”主题,设置红色课堂、作战室、接待中心、陈列室、临阳英雄广场,收集整理革命文物60余件,系统全面再现了临阳联队在漓江两岸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全过程,为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提供阵地支撑。扩大教育基地辐射度,串联“临阳联队英雄路”战斗点,点亮蚂蟥渡、日升亭、兴坪太太庙、杨堤乡浪石村等红色现场教学“新坐标”。

  讲好红色故事,充盈教育“资源库”。壮大红色讲师队伍,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红色故事大家讲”活动,选拔出10名“懂历史、讲得清、说得好”的专、兼职临阳联队红色讲解员。开发特色精品党课,对临阳联队主要人物生平信息、故事史实、党史背景、精神价值等进行立体式挖掘,形成《烽火临阳》等3个优质红色党课。开辟情景课堂,创作并推出文场、舞蹈、彩调等系列红色文艺作品,以文艺教学的方式将红色基因烙印在党员干部心中。丰富课程教材,邀请广西卫视等媒体摄制《红色漓江》《山水城的红色印记》等6个纪录片,增强学员学习成效。用好“活教材”,采访临阳联队老战士卢德金并摄制《革命先锋讲党史——烽火联阳》MV,以临阳英雄的视角讲述红色故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命脉。

  丰富体验形式,激发教育“新活力”。坚持“理论教学夯基础+实践教学提质效”的培训形式,推出5个实践教学体验项目,创造立体型和全方位的学习体验环境。建设红色食堂,主打“忆苦思甜”主题套餐,推出野菜窝窝头、红薯南瓜粥等“红色菜谱”,为党员干部注入历史的“营养剂”。建成“临阳英雄路”环山步道,推出“重走临阳英雄路”打卡体验项目,让学员身临其境感受临阳英雄战士的不易。修复炮楼和练兵场,打造“穿越火线”“争当临阳英雄”等情景模拟素质拓展团队体验项目,用“临阳联队是不可战胜的队伍”鞭策党员干部砥砺前行,凝聚团队力量。打造“杨堤—兴坪—古座塘—日升亭”的漓江红船体验游线路,将红色教育融入阳朔的绿水青山中,用“两山”理论和临阳英雄事迹不断锤炼党性。自2021年6月红色教育基地建成以来,共接待学习参观团500余批次、党员干部6万余人,不断释放出党员干部教育“新活力”。
发布人:桃桃子冲冲冲 发布时间:2023-5-8 17:44 收藏 阅读人次:3089

初审:沈佳宜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