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我已驻村半年有余,研究生毕业的我未经“江湖险恶”,便从“校门”踏入了“机关门”。驻村这100多个日夜于我而言是难忘的、是刻骨铭心的,我也有幸在基层“拜师学艺”“脱胎换骨”,拥有了“七十二变”。
变身“小跟班”,拜师学艺,在“三更灯火五更鸡”中练就“佛山无影脚”。刚到村的时候,我有些许迷茫,看着办事大厅里其他村干忙碌的身影,自己的座位却“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免有点惆怅。村书记看出了我的心思,拍拍我的肩膀说:“这几天你跟我下去走走,熟悉熟悉情况。”带着忐忑和期待,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书记的身旁总有一个“小跟班”,不管在哪,都会掏出一个小本本奋笔疾书,埋头做着笔记。这半年里,我跟着书记走遍了村里的各个角落,从疫情防控到党员春训,从调解纠纷到组民议事,在这里我见过凌晨四五点钟的村庄,也曾在半夜步履蹒跚地走回宿舍,我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获取信任。慢慢地,无论是在马路上还是在村里的办事大厅,主动找我的人多了,自己“存在感”满满,信心也更加坚定。
变身“勤务员”,为民服务,在“千磨万击还坚劲”中练就“金刚之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农村工作纷繁复杂,责任重大,大事小情都关乎民生,作为基层服务人员,只有脚踏实地,以实干彰显担当,才能在工作中践行民意。这半年里,我主动往身上压担子,自觉参与村级重大事务。在人居环境整治中,自告奋勇,坚持每月和村干下组检查卫生,参与月度评比;在中心村庄建设工程中,参加群众座谈会,和村干一起外出调研,为项目出谋划策;在制度建设上,积极筹备每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联席会议,规范党员发展程序,协助后备干部完善人才资源库,做好人才工作。这段时间里,我也接了几次“烫手山芋”,做了几回“热锅上的蚂蚁”,但经过这些历练,我也明显感觉自己的肩膀不再稚嫩,内心也不再空虚。
变身“解语花”,以心换心,在“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中练就“读心术”。农村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事情千头万绪,每天前来办理业务、咨询政策的群众很多,如何为他们准确地“把好脉”“开良方”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所在的村留守儿童、老人居多,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要把道理讲通透,就不能只做“传声筒”,更要当好“解语花”。群众愿意听、听得明白的前提是用对方法、讲得接地气。这半年里,我深入田间地头,趁着农闲时间和他们促膝谈心,一起分享家长里短;我会在雨夜敲开农户门,翻翻孩子们的作业本,为他们讲解习题。在不太长的时间里,村里的老人、小孩都向我打开了话匣子,我在日复一日的交往中了解了他们的“急难愁盼”,在身入心到的参与中解决了实际问题,用质朴温暖的话语敲开了他们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