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原文:
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加快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大力增强全社会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来源出处: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3年4月10日)
学习笔记:
“江山如此多娇”,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胜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乡间野趣、“晴空一鹤排云上”的天高气爽……华夏大地的万般风情皆在荡气回肠的字里行间。这些既是古代诗人眼中的美景,同时也是我们当代人正在努力打造的现实。
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绿色福祉”,实现从“平沙莽莽黄入天”到“川波岸柳春全回”的美丽蝶变。“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也日益强烈,他们希望有蓝天碧水,有青山净土,也希望能“推窗见绿”“开门亲水”“移步进园”。坚持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从大处看,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是宝贵的生态财富;往小处讲,居民区“边角地”变身“小游园”,群众“转角遇到微幸福”,同样也是宝贵的生态“福利”。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只有主动顺应人民群众从“求生活”到“求生态”的新期盼,才能让生态惠民成果人人可见、可感,让人民群众“推门即是美好生活”,让“美丽中国”成为人人向往的栖居之地。
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绿色产业”,实现从“藏在深山人未识”到“不辞长作农家人”的美丽蝶变。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体的,离开发展的保护是“无源之水”,离开保护的发展也难以持久。所以,实现生态与发展比翼双飞、各美其美,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农业领域则大有文章可做,“土特产”就是念好产业“山海经”的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土特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底蕴”,要围绕稻米、蔬菜、茶叶、中药材等绿色食品,将原生态、零污染、最原味的农产品打造成南北“通吃”、富有特色的农业品牌,实现生态资源不断增值。生态价值的激活同样也需要产业的支撑,只有集成智慧农业、数字电商等“绿色模式”,全面构建从田头到餐桌的绿色农业全产业链,才能把“摇钱树”“致富花”长长久久地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绿色经济”,实现从“荒芜村落人烟稀”到“撩开面纱冠八方”的美丽蝶变。“现代化越往前走、物质生活越丰富,人民群众越喜欢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如今,春赏花、夏避暑、秋赏叶、冬戏雪,这些“季节限定”成了假期出游的首选,湖光山色、峰峦叠嶂、小桥流水,无一不见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种风景”,也“种”出了好光景、好“丰”景、好“钱”景,田园变成了乐园、农房变成了客房、劳作变成了体验,一系列的“土味”标签成为人民群众“时髦”的打卡地,生态“颜值”正加速转化为经济“产值”。在“种风景”的路上,只有以“园丁”“花匠”的姿态勤耕不辍,共赴“绿水青山之约”,才能成就江湖形胜、山清水秀的万千气象,推动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