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我在基层重读“人民大学”

山东省委组织部2022年定向选调生、荣成市城西街道坦埠庄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王琳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彼时的我还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在读研究生。我在人群中遥望着总书记,聆听着那字字殷切的嘱托:“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带着总书记的深情嘱托,我从北京一路出发,奔赴山东荣成,来到了我事业追求的起跑线——荣成市城西街道坦埠庄村,成为了一名选调生“村官”。当我在乡土中国深处奔走忙碌时,总书记的话常常在耳畔回响。一年来,我走遍了山野田间,看遍了村况民情,听遍了民生冷暖。在村里,人民群众就是我的“帮带导师”,我在基层重读了一次“人民大学”。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爬山岗下水沟,用一双“洗不出来的鞋”换一堂“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课

  初来村时,我还只能当妇女主任的“小尾巴”,跟在她身后探访残疾人、五保户,串串门、认认人。走街串巷虽然热闹,但以“外来客”的身份“雾里看花”,总嫌看不真切。今年,村里积极响应荣成市加强乡村治理的创新举措,村委指路我记录,齐心协力绘制了一份“村情地图”。村里住户、党员、重点帮扶户在图上一目了然,田地、小路、山口也历历可数。有了村情地图,“小迷糊”在村里再也不迷路了。如今,我上山能护林防火,下沟能铲雪凿冰。还跟着村里大叔学起了开手扶拖拉机,大叔给我挂上挡,我摇起车,我们一起在田里“轰”两圈。一双常穿的浅色运动鞋洗了几遍也难现“本来面目”,见证了我从一个“走马观花”的“外来客”,变成了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的“新村民”。

  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蹲田埂栽小葱,用两只“蹲麻了的脚”换一堂“粒粒皆辛苦”的劳动课

  “走,去园里栽葱!”“姨,从哪来的这么多小葱苗?”“伙计(朋友)地里刨的!”“刨了这么多要给钱吗?”“傻闺女,村里不谈钱,他的葱苗好,我就去刨点过来,我的丝瓜好,他就来刨点过去。”平淡质朴的一句话,给我上了一堂互鉴互助、美美与共的“人情味儿”课。田间地头的只言片语,蕴藏着中国人共同富裕的前进底气,折射出中国人天下大同的精神底色。

  “姨,怎么我蹲着栽一会儿脚就麻了,您却一点事儿都没有?”“你不常蹲,我们天天种地,蹲惯了。”“姨,蹲下来看,风景都不一样了,地更近了,天也更高了。”简简单单的一个动作,让我领悟到驻村工作只有“蹲下身子”,设身处地用老百姓的眼睛看问题,才能真正接上“地气”,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把群众事当成自家事来办。在这堂田野里的劳动课上,我蹲麻了双脚,心却更加透亮了。

  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小马扎燕子窝,用一盒“没油了的笔”换一堂“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民生课

  “来坐,闺女,我给你讲,咱村有两个宝。一个是暖心食堂,一个是免费体检。”住在村西头的许姨说着话,从家里搬出来两个小马扎。在我们村,八十周岁以上的老人都能免费来“暖心食堂”吃饭,志愿者大姨们持健康证上岗供餐,饭菜顿顿都是新花样,真正为老人们烹出了幸福的滋味。还有一年一度的老年人健康查体工作,医院的体检大巴直接开到村委门口,车上的医疗设备一应俱全,血压、血常规、心电图、B超、问诊面面俱到,把高层次医疗服务搬到了村民的“炕头上”。“查体不用往外跑了,国家这个政策真好!”许姨脸上的笑意藏不住。屋檐下燕语呢喃,述说着这令人羡慕的田园生活。记录民情日志的圆珠笔已经用完了一盒,记录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记录着党的好政策在基层的落地开花。
发布人:海客谈 发布时间:2023-5-17 08:06 收藏 阅读人次:18139

初审:沈佳宜 编辑:文小汇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