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红五月,离别伤感中。转眼之间,以选调生身份驻村帮扶已近两年,本以为会悄无声息的结束,内心不会有太多波澜,不曾想组织要求在镇村开展“双述双评”,遂回忆起下村的点点滴滴。这些美好萦绕脑海,久久不散,心中顿生三感。
一感驻村之艰,谢同仁相助。我的家乡位于江汉平原,那里地势平坦、土地集中,是全国著名的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两年前,组织安排我到重庆綦江安稳镇召台村驻村,这里山高路陡弯急,驱车到镇上也要30分钟,采购物资很不方便,周边又没有餐馆,无奈只能自己动手学习烹饪。此时距离我参加工作还不满一年,身上书生气依旧很浓,每每想到同龄人都在奋笔疾书,我却在此炒菜做饭,两相对比心中不免失落伤感。没有过农村工作经历的我,不了解基层实际和群众想法,起初提出的一些计划和设想往往也难以落实落地,一事无成只觉在村虚度光阴。好在有各级领导、同事、朋友的关心帮助,他们经常到村调研指导,为迷茫的我出谋划策,为失落的我排解忧愁,为孤独的我增添乐趣。更庆幸有召台党员群众的理解照顾,助我克服语言障碍,解我饮食居住困难,帮我快速融入基层。
二感变化之大,悟发展之道。召台村以前是市级贫困村,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较差,曾经一度在全镇、全区排名落后。这两年,村上有了不少新变化:安装的185盏太阳能路灯让村民赶场锻炼更加安全,修建的10余个汇车坝让来往车辆更加通畅,新发展的80亩“稻鱼共生”产业让困难群众就近就业,举办的“徒手捉鱼”比赛和首届“吃新节”活动有效促进农旅融合发展,等等。人居环境整治中,党员群众更是齐心协力砌堡坎、裁花草、修花园,整治成效更是让其成为附近小有名气的“明星村”。村上的一些大小事都曾在市级、区级新闻媒体登过台、亮过相,村容村貌和村民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我相信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召台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与照顾,在党和政府正确领导下,通过历任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和群众团结接续奋斗,村子将越变越好,群众日子会越来越好。
三感所见之事,动心中真情。于我而言,驻村帮扶何尝不是一场双向奔赴,我帮村上发展,村上助我成长,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蜕变。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写的那样,在陕北的七年,让他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也正是我在基层最深的感受,在召台村的两年,让我对基层和群众有了更深的认知。召台村淳朴的村民和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一样,他们不怕穷、不怕累、不怕苦,就怕遭受不公平、不平等的对待,害怕我们的干部优亲厚友;我们可爱的村民很多都富有智慧,他们的意见值得各级重视,比如村上最初提出打造庭院花园改善人居环境,大家还担心没有设计图纸不好办,没想到最后家家有新意,整治结果超乎预期;我们勤劳的村干部非常辛苦,经常“5+2”“白加黑”,工资待遇和保障仍需进一步改善。
两年易逝,经历难忘。现在回想起来,两年来的驻村工作,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取得的什么成绩,而是村民脸上淳朴的笑容和香喷喷的农家饭。这不断地鞭策提示我,要坚持走好群众路线,恪守实事求是原则,把在召台的所学所思所感运用到今后工作中,用心用情用力走好每一程。
不知不觉竟然天亮了,我该收拾行装去和乡亲们道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