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浅夏,乡间的沙枣花如约绽放,细小的花朵在银色叶片间渲染出点点的黄,甜而不腻的香味,吸引着成群结队的蜜蜂。不由想到:“花香自有蜜蜂来,城美不言天下知。”面对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西部地区必须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用心栽好馨香四溢的“沙枣树”,用力打造人才“蜂拥而至”的“强磁场”,为助力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靶向式”招揽,引来“水土相服”的“蜂群”。“生材贵适用,幸勿多苛求。”西部地区城市竞争力相对较弱,对人才的招引不应漫天撒网,而要突出以用为本、急需实用原则,“散发”出自身在事业平台、环境文化、发展潜力、制度机制等方面独有的“花香”,靶向引进一批产业所需、行业所求的技能型、适用性人才“蜂群”,坚决避免因“水土不服”造成“引而不用”的问题。面对大规模全职引进“高精尖”人才有难度的问题,要坚持刚柔并济,鼓励高新技术企业、重点骨干企业柔性聘用相关领域知名专家人才,采取顾问指导、短期兼职、技术联姻等形式开展服务,借力外脑外力补短板促发展。
“帮带式”培养,育出“各尽其用”的“强蜂”。“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工作的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必须着力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采取“走出去学”与“请进来教”相结合的方式,积极为各类人才提供更多锻炼、培养和深造的机会,开辟更多发展渠道,搭建更广阔平台。引进高精尖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在自家“花园”里面“挖呀挖”,培养出具有潜力、为我所用的本土“蜜蜂”。注重就地取“才”,充分挖掘培养“土专家”“田秀才”式的本土人才,通过全职引进或柔性聘用专家人才与本土人才结对,采取“一育十”“十育百”帮带式培养的模式,借智借力、强筋壮骨,以“思想破冰”实现“发展突围”,真正让本土人才破“土”飘香。
“组团式”助力,酿好“产才共兴”的“蜂蜜”。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产业人才不足是制约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必须整合各类人才资源,组建抱团聚集的产业“人才联盟”,充分发挥其在难题破解、决策咨询、成果创新、骨干培养、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作用,找到“人才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粘合剂”和发生聚变的“催化剂”,推动人才创新资源由“散装”向“整装”转变,努力形成“以产聚才、以才促产、产才共兴”的良好局面。
“一站式”服务,筑优“近悦远来”的“蜂房”。“欲先取之,必先予之。”西部地区以情留人要坚持以人为本,多一些人情味,通过建立有情怀、有温度、功能全的人才之家、人才驿站、人才服务站等平台,为人才提供一站式、保姆式、全链式的贴心服务,全力帮助其解决其家属工作、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社保就医等“后顾之忧”,努力让广大人才顺心工作、安心发展,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水深则鱼知聚,林茂则鸟有归。坚持把尊重人才价值放在首位,从心底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给予人才充分的自主权,引导各类人才在技术研发、课题攻关、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唱“主角”,有更多资源、更广空间去创新创造、施展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