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如何将自身所学以及专业知识运用在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之中,是如今广大年轻基层干部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设计学科出身的基层工作者,我深有体会。设计是把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的过程。“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将“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设想化为现实,正是我们党和广大干部长久以来的庄严使命。“设计思维”并非设计师专属,相反,与基层工作中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灵活借用设计思维,努力提升基层服务效能,设计出属于新时代的基层民生画卷。
深挖“群众调研”,取民之所盼“设计”好百姓民生。从毛泽东同志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到习近平总书记作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的深刻论断,调研是一切工作能够良好开展的重要前提。不知百姓事,何知百姓苦。基层工作并非纸上谈兵,只靠“想当然”“拍大腿”永远做不出“好设计”。不能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要从“办公室”走出来,从“文件夹”走出来,走到田间地头,走到房前屋后,多听群众所谈,多想群众所思,多念群众所盼。要拜群众为师,甘当群众“小学生”,利用好“解剖麻雀”等调研方法,深挖群众调研,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剖析深层原因的同时又找寻普遍规律。只有不断深入与群众交心谈心,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才能拨云见日,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掌握一个又一个关键的民生“密码”。
勾勒“问题画像”,解民之所难“设计”好百姓福祉。我们党之所以能把一个个“难题”变为“奇迹”,让一个个“不可能”变为“一定能”,关键在于党始终围绕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局性谋划,将难题逐个分解,敢破敢立、敢闯敢试。人民群众的痛点虽形有所似,但实而不同,解决问题切忌“胡乱挥刀”“囫囵吞枣”,而要如“手术刀”般精准细密。要不断把民生难题的轮廓逐个勾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原因、找准症结、溯其根源,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不可简简单单“依葫芦画瓢”,而要深层思考“对症下药”。对经过充分论证的,可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转化为具体举措落实落地落细;对尚未研究透彻,需要攻坚克难的问题,要兼听多方意见建议,深入调研分析,几经衡量研判再付诸实践。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到治疗群众民生难题的“奇效良方”。
铺实“幸福旅程”,顺民之所行“设计”好百姓安康。用户体验是一个设计学名词,通俗来讲,就是这个东西好不好用,用起来方不方便。让老百姓在安居乐业的路上脚下走得“平坦”,步子迈得“坦然”,少走弯路,多行大道,都是提升“用户”体验,即群众体验的重要“把手”。将双腿化作移动宣讲堂,为田间地头的村民送去技术知识;将汽车变作移动办公桌,为大山深处的困难户送去政策关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人民的幸福不是“等出来”的,是靠“拼出来”的。“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只有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努力铺实人民群众脚下的“民生大道”,不断提升群众体验,才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