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让“地方志”托起“闭环式”调研

山东省委组织部2022年定向选调生 荣成市城西街道坦埠庄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王琳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1988年8月,习近平同志到宁德霞浦县调研工业时指出,“我们这样看情况、听汇报是不够的,还要看历史。一个县的历史最好的体现就是县志,府志则更为全面,里面既写正面人物,也写反面人物,我们一看就知道这个地方发生过什么事,可以从中有所借鉴。”习近平同志有着浓厚的方志情怀,他喜欢读志、善于用志、重视修志。在地方工作期间,他每到一处调研,都会找来地方志细读。当下,全党上下正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党员干部要认真体会习近平同志的方志情怀,在调研路上多翻翻当地的地方志,借方志之力拨云见日,托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调研“闭环”,让调查研究路径明朗、环环相扣。

  发现问题:“志”中学亲民之道,稳快精准地问需于民

  调查研究的问题来自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从方志中读懂当地的民俗民风、民史民情,做到入乡随俗,才能拉近干群关系,从老百姓口中问到真话和实情。读方志能懂“俗风俗习”,进群众家门前学好当地礼节,避免稀里糊涂吃个“闭门羹”;读方志能通“俗人俗事”,与群众交流时谈一谈当地的风土人物,找到和群众的“共同话题”,可以拉近和群众的感情距离;读方志能学“俗言俗语”,学着用一方“土话”和群众拉拉家常,在“炕头唠嗑”中调查研究,群众自然愿意吐露更多的心声。

  分析问题:“志”中读地方特点,全面详尽地占有资料

  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需要大量客观、真实、有效的信息。从方志中搜集当地的历史沿革、自然禀赋,做到胸有成竹,才能让决策部署有据可依。南宋理学家朱熹出任江西南康知军时,曾留下“下车伊始问志书”的佳话。他善从方志中寻找问题的沿革来由,并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在朝廷动议调整南康军的区划设置时,朱熹以方志记载为据,从南康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北宋初期在星子县设置南康军治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认为现在迁移军治的做法劳民伤财、有害无利,因而上书朝廷请求取消迁衙计划。

  解决问题:“志”中悟经验规律,科学高效地提出对策

  开展调查研究,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从方志中读懂当地治乱兴衰、政事得失,做到数往知来,才能把握历史规律、吸取经验教训,进而服务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志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为现实工作服务的有利辅助手段。“以古为鉴”可达到“知己境地”,进而有助于做出科学的决策。要从方志的历史性入手,总结规律把握主动,比如搞好农业生产,就要总结地方历史上的气候变化规律,“未雨绸缪”做好预防应对工作;要从方志的地方性入手,活学活用当地经验,通过鉴戒既往政事得失来打磨现实政策,精准有效地对症下药,探索出适合地方具体情况的正确道路。
发布人:海客谈 发布时间:2023-6-6 08:29 收藏 阅读人次:2301

初审:高朗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