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芒种”时节话“三相”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农业农村局 尹凡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芒种是夏季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夏时节正式开始。如今,四野争抢农时,一派“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的繁忙景象。在此,诚邀广大青年干部,共赴一场“芒种”之约,争做“三相”青年。

  相约“梅”好,青梅煮酒论“英雄”。芒种煮梅的雅俗起源于夏朝,正月盛开的梅树在这时候恰好结得青梅,青梅鲜果口感酸涩,需加工食用。古人即用冰糖或盐腌渍制成蜜饯,或用米酒、黄酒浸泡制成果香四溢的青梅酒。《三国演义》中也有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共论英雄的典故。青年干部初出茅庐,洋溢着梅子还未熟透时的酸涩,要从“青涩”到“成熟”,只有不断拧干“水分”,才能持续积淀“甜蜜”。青年干部不妨压下“划水”时的“浪花”,杜绝“装样子”,于细微处秉持“事虽小,不为不成”的自觉,善作善为、善作善成。不妨抹平“潜水”时的“漩涡”,遇事不躲,扛事不软,坚定“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心,主动到一线“吃劲”岗位“打磨”。不妨晒干“注水”时的“水分”,在落实中不说“漂亮话”“走过场”,在总结中不加“美颜”、不打“滤镜”,用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务实态度交出青春答卷,以“高含金量”的实绩论英雄。

  相跃“泥”行,与君泥土满“衣缨”。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在芒种前后有“打泥巴仗”的传统习俗,青年们集体插秧、互扔泥巴,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青年干部们谁“泥巴”最多,谁才是群众心中“最受欢迎”的人。厚植清新“泥土气”,就要跳出方寸之间的舒适区,乐于扎根广袤无垠的大基层。少一点高不可攀的隔阂,多一点“泥土味”的融洽。对青年干部而言,善讲“群众语言”、善做“群众工作”才能当好民声的“倾听者”和民意的“传感器”。要学会“坐着小板凳与群众拉家常”,语言一旦相通,情感方能相融。少一点高高在上的漂浮,多一点“泥土味”的踏实。走进群众的“朋友圈”,多学民间“土方”、多干乡间“土活”,在体味百姓冷暖,共情农家苦甘中找到工作的方向和诀窍。少一点高人一等的任性,多一点“泥土味”的担当。要勤走基层、多到一线,在为民而生的感悟中实践,在为民服务的觉悟中锤炼,做新时代可靠的接班人。

  相悦“艾”味,但祈蒲酒话“升平”。“芒种将来迎仲夏,且用菖蒲降毒物”。芒种前后,天气炎热,蚊虫滋生。“踏草仍悬艾,包菰更结芦。”古时门楣悬挂艾草或菖蒲,借以避邪驱毒。青年干部要以“艾”为引,用“艾”修行。艾草散寒,用之可养“暖”气。寒气、湿气易让人滋生“昏、懒、庸”等病症,艾草能够疏通经络,去湿、散寒,青年干部闻“艾”香,则可正视基层的“苦”,在“苦”中品初心、在“苦”中担使命,就越能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中找到“甜头”。艾草消炎,用之可涵“正”气。“风来蒿艾气如薰”,艾草的香气不仅清新,而且还有杀虫、消毒的功效,青年干部要像艾草般散发自己清正廉洁的“香气”,时刻为自己驱驱虫、消消毒,在面对困扰时保持内心的“清”、面对喧哗时保持本心的“正”、面对欲望时保持不变的“廉”、面对污浊时保持恒久的“洁”,成长为一名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本心的干部。
发布人:元气桃桃 发布时间:2023-6-6 14:50 收藏 阅读人次:2114

初审:杨南方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