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打准调查研究“七寸”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委组织部 冯小虎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讲话时指出,要带头抓好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增强问题意识,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引导和推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用心用力把调查研究情况摸清、问题找准、对策提实、跟进做好,真正打准调查研究“七寸”,写好调查研究“大文章”。

  细心周到把调查研究情况的“七寸”摸清。调查研究需要听取的是“百家话”而非“一家之言”,需要看到的“芸芸众生像”而非“富家小屋”。需要“实事求是”而非“盲目推测”。党员干部要想掌握整体情况,保证记录全面准确,就不能只是走马观花草草了事,要学会在调查研究中多画一个“逗号”,带着十足的耐心观察更多的群体、了解更多的情况。要不吝啬自己的脚步,多去偏远地区、困难地区看一看,与中心地区、富裕地区形成对比,探寻差异化的原因、破解扭转差异的密码。要多去看具体细节,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去群众之中看到真相,杜绝在办公室听报告、在预备路线中看民生。要多去问、多去听,多去观察人民的“微表情”、思考人民的“话中话”,在与人民的交流中了解民意,记录下人民的期盼和担忧,使第一手资料逐渐丰盈起来,达到“真、准、全”的标准,成为后续解决问题画上“句号”的有力参考。

  直视困难把调查研究问题的“七寸”找准。解决实际问题向来是我们党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调查研究没有带着问题去,只是东查查西看看,靠临时起意拍板子,就会使调查研究在“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过程中迷失方向,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党员干部调研绝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绝非为调研而调研,必须要带着问题导向做好准备工作,明确朝着什么方向出发、对着什么问题下手,在调研过程中要针对具体问题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考察地点、考察对象,尤其要怀揣着直视问题的勇气,将重心放在问题繁多、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区,在啃“硬骨头”的过程中真正了解到问题的起因、发展、现状,探明人民群众对问题的看法,真正将问题记录清楚、阐释明白,通过调查研究实现“拨开云雾见青天”,为后续找到问题“突破口”、得出正确结论、落下解决措施打下坚固基础。

  及时处理把调查研究对策的“七寸”提实。经过了一番用心调查,记录的笔记、各类的数据已经堆满了箩筐,但是材料再多也只是在纸面上,要想取得切实的成效,真正让党和人民满意,就必须要搞好落实,才能让调查研究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党员干部要将第一手资料迅速整理归类,将其中的重点标注好、糟粕清除掉,通过细致分析去伪存真、校对审核删繁就简,得到一份字字有价值、条条有依据的“宝典”。要及时对照党中央要求,参考各地区先进经验,对调查研究整理的问题展开研讨,寻找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带动发展的好路子。要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落实措施,将问题整改机制建立起来,将责任主体明确出来,定下时间、定明要求、定好方法,以百倍的干劲及时行动,下足“绣花功”尽快尽好地将问题销账,让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美满、日子越来越红火。

  永不懈怠把调查研究跟进的“七寸”做好。调查研究并非一锤子买卖,一个句号画得好也不意味着调查研究大文章就已经完成收尾,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在时代洪流中挺得住。党员干部要画好调查研究的“省略号”,勤于关注过去靠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否还适用于当下环境、是否还适配党中央的最新要求,主动去人民之中调查之前落下的措施是否还有力、是否还在顺利运转。通过实地地考察、针对性地走访、深入地分析、细致地再研究,找到当下政策的薄弱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举措,承担起“粉刷匠”“维修工”的职责,不厌其烦地进行更新,不遗余力地进行推广,将心比心地做好解释,让人民群众始终能享受到不断层、不断档的好政策,让调查研究这门常态化考试始终收获高分。
发布人:方山探宝 发布时间:2023-6-13 07:44 收藏 阅读人次:3046

初审:王战坤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