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在“人才九条”中细悟新时代的人才“法则”

四川省遂宁市涪西镇人民政府 李星宇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不论在基层、地方还是在中央,习近平同志对人才工作的重视、思考与实践一以贯之。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推出“人才九条”的实践与启示,为当地发展实现破局开路。40年后的今天,“人才九条”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时刻思考,我们要在“人才九条”中细悟新时代的人才“法则”,实现人才与发展的“双向奔赴”。

  以“求贤若渴、不拘一格”的决心,当好挖掘本土人才的“贤伯乐”,让本土人才“破土飘香”。“人才九条”中明确指出要“大胆起用和广泛接受各种人才。”这是当时正定县对人才引用工作强有力的破冰之举。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进入新时代,人才依旧是带动我们实现发展强有力的“火车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发展人力资源应放在首位,智力,技术和管理渠道应畅通无阻,以创造更多的本地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当前我们很多地区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较为偏远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相对较弱,无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所以我们让“人才九条”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以“求贤若渴、不拘一格”的决心,当好挖掘本土人才的“贤伯乐”,通过“拉网式”摸底、“地毯式”排查、“蹲守式”走访,及时对本地的能工巧匠、种养殖专家、致富带头人、民间技艺传承者、返乡创业青年等进行全面摸清底数,并结合实际分门别类建立“本土人才信息库”,让本土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等能工巧匠“破土飘香”,从幕后走到“台前”,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以“礼贤下士、宾至如归”的诚心,栽好吸引外来人才的“梧桐树”,让外来人才“大展宏图”。“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想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助力,我们要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意识,广开进贤之路、广聚天下英才。习近平指出:“树立新时期的用人观点,就是要解放思想,打破框框,消除偏见,任人唯贤,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当前,我们面对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更加渴求人才,而人才的聚集和人才积极性的调动,靠什么?就要依靠政策,一个有吸引力、有感召力、有推动力的政策,才能吸引来更多人才。我们要以“礼贤下士、宾至如归”的诚心,栽好吸引外来人才的“梧桐树”,进一步加大编制资源统筹调配力度,建立人才编制机制,完善人才培养吸引和激励保障制度,克服“重学历、轻能力”“重头衔、轻实绩”“重名气、轻本领”的教条主义行为,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营造出“能者上、庸者下、干者容”的干事创业环境,让外来人才“大展宏图”。

  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恒心,打造培育本土人才的“培育舱”,让本土人才“茁壮成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一个地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想要做好人才工作,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习近平在“人才九条”中指出:“坚持常抓不懈的原则,老、中、青、幼立体开发,建立多级梯形人才队伍,使适用之才源流不断、常用不竭。”正定县在“人才九条”的引领下,大力改善教学条件,多渠道开展民间办学,积极组织在职干部文化补习,人才队伍结构日益完善。进入新时代“人才九条”依然有着学习借鉴的意义,我们要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恒心,打造培育本土人才的“培育舱”,在充分挖掘、开发和使用现有的人才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本土人才的培育力度,采取“专业进修+专题培训”培育模式,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现场指导,分层次分领域对本土人才进行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本土人才专业能力,进一步释放本土人才活力,让本土人才可以“茁壮成长”。
发布人:李星宇 发布时间:2023-6-13 15:26 收藏 阅读人次:6126

初审:霄冰 编辑:文小汇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