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原文: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来源出处: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
学习笔记: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国青年是新时代的中流砥柱,是新时代的“弄潮儿”,是党的事业薪火传承人。随时都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练好成长路上的“基本功”,克服“本领恐慌”,努力“修为”,在“不等式”中探寻成长“最优解”,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不等式一:“学历≠学力”,探寻技巧——真正沉浸才会“想干事”。好钢铁需要千锤百炼,一块再好的铁如果不经过锤炼而拿来摆设,也许永远只是一块“优等”的“废铁”,最后“一无是处”。青年在成长路上,莫把“学历”当“金字招牌”,更不能当成“学力”。“学历”只代表自己读书的一纸“文凭”。青年要多从“机关门”走到基层,融入基层,在成长路上善于学习,拜好“三位老师”,即拜“书本”为师,拜“实践”为师,拜“群众”为师。唯有如此,才能增强基层工作的主动性、基层干事的积极性,才能用“脚板”丈量发展“短板”,用“叫板”攻克补齐“短板”,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一线锻造自己的能力,做到“学有所能”,立志做大事,不立志做大官。
不等式二:“有位≠有为”,探寻技巧——真正沉浸才会“能干事”。“有位当有为,无为必让位”。青年要在自己的岗位上真正做到“有为”,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有位”与“有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有位”不一定“有为”,“有为”不一定“有位”。做“有位”又“有为”的青年,不是“拍拍脑袋”决策,不是“拍拍胸脯”保证,不是“拍拍桌子”骂人,更不是最后“拍拍屁股”走人。“有位”更要“有为”,就是要多到实践中“扎根淬炼”,不做“防空炮”的兵,不做“纸上谈兵”的将,在基层这个大舞台上,找准自己的定位,做到眼睛向下,手脚粘“泥”,立足岗位干实事,做到“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为自己的成长“蓄力充电”。
不等式三:“身至≠心至”,探寻技巧——真正沉浸才会“干成事”。揆诸当下,奉献不是一句口号。青年在基层干事创业中,是否真正为群众干实事,是否为群众干成事,事情干得怎么样?是群众说了算,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青年干部在为民服务中,既要“身入”,更要“心至”。为了老百姓的幸福,“吃苦”精神要有,“吃亏”精神不能丢,在自己的岗位上树牢宗旨意识、奉献意识,对老百姓“急难愁盼”的事,要随时有“时时放心不下”的紧迫感,竭尽全力做好群众的“贴心棉袄”“暖心水壶”,切实解决好“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锤炼能为百姓干事的“真本领”,用心用情用力当好老百姓的“金牌服务员”,在“不等式”中探寻成长“最优解”,在为老百姓的服务与奉献中成就自己的出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