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大兴务实之风,抓好调查研究,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把工作抓实、基础打实、步子迈实,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将调查研究发扬光大。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大兴调查研究,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破圈思维”修好调查研究必修课,努力破除“形式圈”“傲骄圈”“假想圈”,推动调查研究渐入佳境。
挽起裤管涉泥泞,破脚不沾地的“形式圈”。调查研究不是为了“讲排场”,而是为了下基层、察实情、解民忧。但现实中,有的干部搞调研,步子还没挪动通知已经“满天飞”,到了基层陪同人员更是“里三层外三层”,考察的路线也是“事先规划”,结果听到看到的都是“形势一片大好”,其中的“含水量”可想而知。“涉浅滩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党员干部做查研究既要力戒形式主义,既看“高楼大厦”也要看“背阴胡同”,既要竖起耳朵听也要迈开步子走,以“自找苦吃”的精神和“四不两直”的方式直奔基层、直达主题,把更多的“干货”捞上来,让更多真情况“浮出水面”,从而掌握接地气、冒热气的“第一手资料”,这样才能真正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为调查研究打好“地基”。
推心置腹唠家常,破高高在上的“傲骄圈”。“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照着稿子念”,这是现实中一些干部搞调研的真实写照。有的干部虽搞调研“身入心未至”,访民情走马观花,察实情水中望月,提问题隔靴搔痒,一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姿态,导致调查研究沦为凌空蹈虚、纸上谈兵的“空中楼阁”。这样的调查研究从一开始就偏了航、变了味、跑了调,结果可想而知。调查研究既是发现问题的过程,也是集思广益、寻求答案的过程,党员干部要以“空杯心态”当好“小学生”,诚心诚意到基层“拜师学艺”,把身段放得更低一些,把身子更贴近群众一些,把问题问得更细致一些,以调研过程的“实打实”汇聚民智,以打开“解题思路”,找到“破题良方”,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千方百计解真题,破坐而论道的“假想圈”。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调而不研”,调查研究就会“难产”,成为“烂尾工程”,失去其价值和意义。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搞“假把式”,不开“空头支票”,坚持把解决问题作为调查研究的“生命线”,推动问题从“纸上说”到“事上见”,以精准破题的“硬举措”打开“问题之门”,以看得见、摸得着、能感知的实绩实效应变局开新局,赢得群众认可和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