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推出广招贤才的“人才九条”,激起了正定人才工作的“一池春水”,40年后的今天,“人才九条”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要深学细悟“人才九条”,科学合理发现、培育、保障人才,解锁人才成长的“秘钥”,全力打造人才奔涌的“新高地”,让“千里马”竞相奔腾在希望的田野上。
紧盯“发展之需”,以完善的“制度设计”构建引才“强磁场”。正定虽是一个产粮大县,但经济并不富裕,全县大多数企业和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科技人才和技术骨干力量不足问题,因此推出广招贤才的“人才九条”。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各地引才要坚持需求导向,以契合本地经济发展为目标,聚焦重点产业和民生领域,深入调研摸实情,精准把脉定方向,因地制宜打造人才引进“清单”,“点对点”引进符合本地发展的专精人才,实现人才与发展“双向奔赴”。打破制度“藩篱”,抛出吸引人才的“橄榄枝”,我们要以“礼贤下士、宾至如归”的诚心,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流动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大编制资源统筹调配力度,完善人才培养吸引和激励保障制度,建立与工作差异化相适应、充分体现工作绩效工资分配政策……通过提供良好的政策待遇和服务保障,畅通引才“快车道”。
搭建“干事舞台”,以良好的“用人环境”打造用才“强引擎”。内用、外招、上请、下挖、近补、远育,这是当时正定引才育才用才的“十二字真经”。各地要当好识别人才的“贤伯乐”,在选用人才时,重文凭更重水平,重“资历”更重“能力”,不管是各有所长的“外来和尚”,还是崭露头角的青年人才;不管是全国知名的学者,还是田间地头的“土专家”,只要有一技之长,就积极调动起来,做到“英雄不问出处”,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良好局面。引进人才,拥有人才,不能“束之高阁”,要放手使用,让“千里马”竞相奔腾,把岗位需要和个人专长有效结合,用人所长、避人所短,促进人才链与当地发展的创新链、信息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科技人才搭建奋斗的“舞台”,充分谋划“产学研”战略布局,确保人才有广阔的“用武之地”。
解决“后顾之忧”,以保姆式的“暖心服务”筑牢留才“蓄水池”。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的人才工作实践,处处体现出思人之苦、谅人之难、容人之量、成人之善。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各地不仅要懂得“诚心引才”,更要学会“暖心留才”,当好人才的“娘家人”,主动同人才交流接触,倾听人才在工作生活上的意见,积极协调解决薪酬待遇、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家事”,真心实意为他们“端盘子”“撑雨伞”,做到重要节日必访、取得重大成就必访,家庭困难必帮、合理需求必帮,特别对处于创业期、瓶颈期的人才,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多做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事,真正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对于国家重要行业和领域需要的青年人才,要进行蹲苗式培养,耐心等待其成长,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让其在“纠错”中“避错”,为真正敢拼敢闯敢为的人才“开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