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举行。会议强调,要将纠治和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整治成果彰显主题教育成效。
基层减负应不兴伪事兴务实,精准施策,靶向治疗,在捋顺“千条线”中用好基层干部这“一根针”,切实做到思想到“位”、行动有“为”、创新够“味”,不断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担当作为,盘活国家治理体系“基本盘”,全面实现“脱虚向实”。
思想要到“位”,以学正风转变观念。从考核矫枉过正到问责滥用泛化,从调研督查频繁到处处拍照留痕,从“文山会海”回潮到材料台账论英雄……凡此种种,究其原因皆是因为部分党员干部党性不纯、政绩观缺位,进而导致“脱实向虚”等不良习气滋生蔓延。基于此,基层减负首要任务应放到匡正思想观念上。要深化源头治理,强化思想教育,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紧迫感和政治自觉,使“两个维护”在内心深处扎根铸魂。要用好教育整顿成果,将纠治和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思想政治洗礼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要进一步树牢正确政绩观,明确“潜绩”“显绩”二者内在逻辑,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引导党员干部以学铸魂、以学正风,实现从“重痕迹”到“重业绩”,从“重数量”到“重效率”的有效转变。
行动要有“为”,践行初心谋求实效。基层减负的目的在于减轻基层党政机关的形式主义负担,让干部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上,从而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回首新时代伟大十年,“舌尖上的浪费”“饭桌上的圈子”“车轮上的铺张”“节日中的腐败”等均得到有效遏制,基层减负成效显著,但仍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要注重在“实”上下功夫,做到真减负、减真负,使担当作为成为基层干部的鲜明底色。要积极引导广大基层干部与时俱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肃清思想顽疾,树牢底线意识,坚定为民初心,时刻牢记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亦大有作为,将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将群众满意度看作评价实效的唯一“标尺”,在工作中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
创新要够“味”,治庸提质鼓足干劲。基层是干部成长的摇篮、实践的原野、历练的沃土。如果说消除“顽瘴痼疾”是基层减负的第一步,那么坚持宽严并济,激活广大基层干部内生动力则是减负的关键一步。基层干部犹如治理体系中的“神经末梢”,一旦负担过重,便会动力不足,导致整体失序,管理失衡。必须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在全党全社会竖起为基层减负、为实干撑腰的鲜明导向,真正激活干部队伍“一池活水”。一方面,要优化干部选用标准,让干成事者上“奖台”。坚持对标“七种能力”“八项本领”,突出“事业为上”“以事择人”原则,打破论资排辈“隐形门槛”,选拔任用一批敢扛事、愿做事、能干事的干部。另一方面,要畅通晋升交流渠道,让能干事者有“舞台”。突出“实干”二字,坚持树立“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让奋发有为者能“冒出来”,更要让浑水摸鱼者必“下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