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调查研究需有“代入感”

北京市通州区玉桥街道乔庄村选调生 张依依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大兴务实之风,抓好调查研究。能不能通过调查研究,以点带面地掌握工作全局、基层实情、发展趋势,是衡量调查研究是不是务实的重要标准。这意味着,调查研究要秉持系统思维,以小见大地代入工作大局、民生大事、发展大势,具有“代入感”。广大党员干部当做好有“代入感”的调查研究,抓点带面服务中心、以情动人了解实际、放眼长远把脉时代,真正让调查研究联系实际、反映实情、展现实效。

  抓点带面,“代入”中心工作大局。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是开展调查研究的目的之一。如果没有全局意识、大局观念,只是关注局部情况、偶发事件、表面问题,就无法科学准确地还原全貌、了解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低效甚至无效调研时有发生,原因就在缺乏“一盘棋”思维,不能把开展调查研究和推动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把探究问题症结和检视战略布局结合起来,就问题谈问题,为了调研而调研。广大党员干部要围绕中心选题,牢记“国之大者”,秉持问题意识,自觉对标中央所向、群众所需,主动对接重大战略、重点工程,紧紧围绕发展热点、改革难点,结合区域、业务、群体实际,选择“切口小”“视野大”的研究主题。科学全面设问,做好政策术语的“概念操作化”,把宏观决策规划落细落小为微观态度观念、行动策略、评价指标,整体考察共性与个性、当前与长远、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等关系,保证研究结果可有效推论整体。

  以情动人,“代入”群众生活日常。调查研究所探求的真问题、真规律来自于群众生活、基层实践。只有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处在基层一线干事业,才能“摸清”民情民意、“捞出”实情实况。但在实际调研中,不少干部群众不敢讲真话、不愿讲实话,沦为回避矛盾、掩盖困难的“老好人”,以至于研究者问不出实情、摸不清真相,这都反映出调查研究与基层干部群众存在距离,没有真正取信于民。广大党员干部应坚持换位思考,站在基层干部群众的角度看问题、理思路、定决策,通过业务协助、角色扮演、生活体验,沉浸式感受“群众视角”,全方位理解“群众逻辑”,读懂读透基层干部群众的“微表情”“小动作”。善于讲“群众语言”,把政策术语、发展行话“翻译”为群众听得懂的“土话”“白话”,把战略规划、改革成果“转述”为群众可感知的“菜价”“房价”,用“柴米油盐”打开群众的“话匣子”,用“衣食住行”测度群众的“幸福值”,在“七嘴八舌式”的讨论中,摸透情况、找准问题。

  放眼长远,“代入”时代发展趋势。把握规律、前瞻未来,是调查研究的重要功能。社会现象、群众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中。只有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把客观事物代入时代变迁的“大环境”内,以发展眼光、系统观念,辨析发展阶段、条件限制、特征属性,才能看得清矛盾问题在“小气候”里的“变种”“反弹”,使认识紧跟事物发展变化,真正探究本质、洞悉规律,从而未雨绸缪地迎击风浪考验。察势者明,趋势者智。广大党员干部应具备前瞻意识,敏锐关注政策发展、行业动向、知识更新、技术迭代,主动考察变化带来的“溢出效应”“叠加效应”,超前思考发展引发的“成长的烦恼”“转型的阵痛”,在洞悉全局、洞察趋势中,把握发展规律。保持战略定力,以长期任务、系统工程的标准推进调查研究,拉长“时间线”“进度条”,既看“平时”又看“战时”,既看“变局”又看“新局”,持续依靠调查研究发展知识、更新观念、完善方法,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局面。
发布人:渔樵工仔 发布时间:2023-6-29 14:28 收藏 阅读人次:15996

初审:钱莱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