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来,浙江农村面貌发生深刻改变,走出一条环境整治促绿色转身、生态建设促业态转型的科学路径,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党员干部应总结汲取“千万工程”的有益经验,学习习近平同志的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绘制乡村振兴之路的远景宏图。
坚持党建引领,运筹帷幄绘制“为民造福图”。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要求,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承担“千万工程”领导责任,20年来,浙江建立起从“一把手”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推进机制,既有“挂”在墙上的规划,也有“铺”在地上的实效,以党建引领、层层落实提升了乡土大地上的民生温度。党员干部要从中领悟组织体系的磅礴力量,以高瞻远瞩绘制民生蓝图,正确处理“远与近”“稳与进”的内在关系,从基础性到发展性制定建设方案,从兜底式到跃进式发展项目工程。以“干在先、走在前”的先锋态度,抢着干没人接手的“苦差”,争着做群众退缩的“累活”,着力攻坚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充分调动村民主动参与家园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领群众创造向往的生活,焕发村内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意识,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切入易点痛点,重治重管绘制“绿色蝶变图”。浙江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和要求,贯穿于“千万工程”的全过程各阶段,从最直接、最显性、最激荡人心的环境整治入手,算好“治理”“管护”“运营”三本账,让绿色品牌为农业、旅游、文化奠基固本,走出一条“桃红柳绿”的治理新路。党员干部应深刻领会“生态优势便是民生福利”的发展理念,充分挖掘当地生态根基,打好改水改厕、道路硬化、垃圾处理的先手牌,锚定美丽乡村的发展目标,让乡村风貌如诗如画。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持“乡土”气息,融合人文乡风,各美其美地形成治理格局,形成“山水如故,风貌焕新”的生态治理新局面。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及数智技术融入模式,寻找为生态管护“锦上添花”的共治合伙人,以科技赋能促进“智治合一”,为绿色生态的“价值转化”擦亮底色。
力争物美价优,深挖家底绘制“经济转化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浙江实现GEP与GDP的双值共进,从“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迭代升级,是乡村生态价值“经济化”的有力体现,资源变产业、村屋变民宿、田野变景观,浙江通过资源重组、人文挖掘、品牌塑造,打通了生态与经济的转化渠道,实现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的羽化蝶变。党员干部应把握建设与经营相辅相成的发展脉络,重视“生态—文化—产业”的多功能打造,做好为产业“打底”的浅绩工程,将艺术性与实用性有机统一,用经济“前瞻性”延生绿色道路。万事在人为,产业靠创客,要汇聚蓬勃发展的市场力量,释放春潮涌动的人才红利,利用政策补贴和资源家底,吸引培育农技人员、返乡创客、致富能手在黄土大地“生根发芽”,带动乡村产业链条“串点成线”“绿叶成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