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调查研究要以“问”入手做“实”文章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银湖街道办事处 孙寒琪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们的传家宝。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解决问题是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问”入手下足“实”字功夫,于“脚步实”中“察实情”、“谋事实”中“明症结”、“出招实”中“解难题”,做到问题不解决、调研不松手,真正让调查研究“不虚此行”。

扑下身、沉一线,“脚步实”中“问”需于民,“吾将上下而求索”察实情。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才有多少底气。调查研究要见成效、出成果,就要多接“地气”、多沾“泥土”。挖出真情况、找准真问题,是做好调查研究的重要前提。察实情并不难,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走进群众、深入基层,亲自察看、亲身体验,虚心向人民群众请教,就能掌握基层最真实的情况、了解群众最真实的意愿。广大党员干部要迈开双腿,走到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多往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跑,多到群众意见多、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以实实在在的脚步,听听、转转、看看,带着赤诚的感情与群众面对面聊天、心贴心交流,喝“大碗茶”、坐“小板凳”,多拉家常、说“掏心窝子”话,才能感知群众冷暖,捕捉到冒着“泥土气儿”“热乎气儿”的真实心声,获取到第一手资料、掌握最真实的情况,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不唯书、不唯上,“谋事实”中“问”计于民,“只许知音仔细详”明症结。找出问题是前提,研究问题是关键,只有正确认识到问题的所在,把握规律、抓住本质,进行科学分析,才能确保调查结果的有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广大党员干部在调研中要坚持目标导向,对调研工作要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心中有数,目标明确,从而对收集到的问题和民意进行系统的梳理汇总,灵活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问题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坚持真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认真剖析问题产生的病源机理、演进成因,要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使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及时上升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更好为科学决策服务,确保调查研究有所得、有所获,真正“摸清吃透”。

勇担当、敢斗争,“出招实”中“问”效于民,“吹尽狂沙始到金”解难题。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准问题、究其症结、谋实对策,最终让群众受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广大党员干部要紧盯问题一抓到底,以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落脚点”,面对困难不敷衍、不推诿、不拖延,以钉钉子的精神出实招、下实功,面对新矛盾新挑战,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对任何歪风邪气敢于斗争,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决心、“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问题“件件抓在手中”,久久为功化解“病灶”,把办不成的事办成,办不好的事办好,真刀真枪解决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满足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求所愿,让调查研究取得人民满意的实效。

发布人:孙寒琪 发布时间:2023-7-5 08:59 收藏 阅读人次:2943

初审:楚搴 编辑:文小汇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