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是》杂志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中,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就会把我们当亲人;我们真心实意关心群众,群众就会拥护和支持我们。”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实做细为人民群众服务工作,要求党员干部在“办”上铆足劲、下真功,“面对面”贴近群众、“心连心”关切群众,抓紧办成群众急事、公平办妥民生益事、切实办好忧心难事,不断在实践中求真知、出业绩、强能力,以真抓实干的作风推动党和人民事业高质量发展。
抓紧办好群众“最急事”,需在“提速”上见诚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对群众有感情,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 党员干部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诚心对待、用心解决群众急难事。倘若拿文件当“挡箭牌”,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推诿态度面对群众上访问题,以“懒政”“怠政”惰性思维对待群众诉求,随之而来的便是新旧矛盾的交织和政府公信力的缺失。群众急事“马上办”“立刻办”,实质是要求党员干部抢时间、提效率、出成效,“望闻问切”及早发现群众的烦心事、着急事,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雪球”,特事特办、急事快办,以真心、耐心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在争分夺秒中不断增见识、强能力。
公平办好群众“关切事”,需在“阳光”下赢民心。“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当前,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元,群众诉求更加多样,群众工作环境更加复杂,只有秉承公心,坚持“一碗水端平”,兼顾好、维护好各方群众的关心关切,才能凝聚人心,“升温”党群关系。党员干部要认真掂量权力的轻重,时刻盯牢权与法之间的“隔离带”、架起的“高压线”,在群众关切的实际利益上,坚持“依法不依人”“对事不对人”,做到不偏执、不偏私;还要习惯在“阳光下”用权,自觉接受组织监督,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助力基层健全“阳光三务”政务公开机制,向群众及时、详细地公开住房就业补贴、动迁补偿、基础设施改造等事项,既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也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公正社会的进步与温暖。
落实办好群众“最难事”,需在“实干”中显担当。“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为兑现为民承诺、赢得群众口碑,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研究,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改进群众工作方法,提高群众工作水平。要将调研功底发挥到极致,日复一日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通过“掏心窝”“敞心扉”知民意、集民智,认真研究,反复琢磨,查清问清群众的困难事在哪里、“满意度”有几分;要坚决抵制“面子工程”“形象工程”,防止“雷声大雨点小”,对群众诉求开“空头支票”。面对纾困难点、堵点,党员干部要保持“稳中求进”工作基调,不激进、不冒进,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竭尽全力去解决,抓紧时间去反馈,确保过程扎实,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