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千万工程”为新时代的中国撬动“三农”工作找到了“金钥匙”。20年来,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千万工程”引领浙江万千山乡发生巨变,造福万千农民群众,成绩斐然,影响深远,值得深思领悟、推广借鉴。
调查研究“寻病灶”,辩证施治开良方,把好乡村治理的“规划之脉”。下棋讲究先布棋盘再落子,破解治理难题亦是如此。要想破题,必然要先看题、读题,切中要害,再下笔解答。到任浙江之初,面对浙江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不平衡,习近平总书记一百一十八天里跑遍十一个市、二十五个县(市、区),在深入调研发现问题、深度了解群众意愿、深层总结提升之前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千万工程”。二十年来,“千万工程”的每一次深化,都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的成果。续写新时代“千万工程”后半篇文章,就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以调查研究为精准决策开局开路。要坚持战略思维,拥有总揽全局的战略远见,不就农村论农村、就环境抓环境,而应该站在历史和全局的角度把握,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去衡量,做到“举一纲而万目张”。要坚持统筹兼顾,辨证施治,把城市和农村当作整体来通盘考虑,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等各方面因素“打包”考虑、一体推进,构建“全域共富”新格局,加快绘就“城乡和美”新图景,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
以人为本“切病灶”,共建共享内驱动,把好乡村治理的“发展之脉”。“千万工程”之所以值得借鉴推广,展现出历久弥新、颠扑不破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其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论是全面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还是探索建设“无废村庄”“低碳村庄”,“千万工程”实施之初,就把“人民群众关心什么”记在心坎里,把增进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最初的“要我建设”到“我要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自发参与,共建共享共治的理念在越来越多的村庄生根发芽,成为推动乡村治理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新时代“千万工程”,要以“为了人民”为价值取向,以“依靠人民”为行动路径,将人民共建、人民共享的原则一以贯之,建立健全协同共建机制,实现政府、市场、集体和农民等多方力量的最佳组合、最佳配置,形成全社会通力合作的合力。
因地制宜“祛顽疾”,循序渐进点带面,把好乡村治理的“创新之脉”。不论是编制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绘就“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还是修复生态环境,促进“两山”转化为“一线一风光、一县一品牌”,“千万工程”推广过程中,也从来都是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突出特色,精准施策。绘就新时代的“千万工程”全景图,绝不是简单的临摹复制那么简单。应该看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资源禀赋、风土人情、城乡关系存在很大差异性,在推广“千万工程”的具体实际行动中,切不可贪大求洋、盲目照抄照搬,而要学深悟透其精髓要义,立足本地人口、发展水平、财政承受力、产业发展趋势、资源环境禀赋和农民接受程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推进规划编制和实施,精准施策、守正创新,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久久为功。要强化体制机制,下足绣花功夫。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注重文脉保护,不丢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让农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