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连续性“着红描红”为党员教育预热升温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上龙乡人民政府 黄传朓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红色是最亮的底色。党员教育既是解决人心向背的问题基础性工作,又是促使人心朝着正确目标前进的建设性工作。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厚积薄发。在党员教育上,应当做到连续性“讲好传承、抓住源头、全程跟踪”,在“着红描红”的教育路上确保党员不褪色、不掉色,尽心竭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党员教育需要做好传承,做到“燃火苗,添红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党员教育要想有所提升,必须彻底将思路转变到群众路线中去,合理扔掉一些繁杂琐碎“讲堂式”教育,把讲台搬到农村基层,把声音传到群众耳边,把讲稿换成通俗语言,真正将“理论”变成“实践”,做到“飞入寻常百姓家”。教育有没有入脑入心,理论有没有武装头脑,需要党员干部在实践中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慢慢转化和吸收经验,善于见微知著,增强实干兴邦的真本领。实践最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启迪思想,也是令人记忆犹新的教育方式。应当积极激励党员干部多走一次红军路、多打卡红军革命纪念馆、多尝试一些基层工作岗位、多到偏远山区看一看、多为办群众一件实事、多和工地工人坐一坐等等,心里自然而然装着“老百姓”,牵挂着群众衣食住行和安危冷暖。党员教育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才会有章可循、清晰可见,教育质量便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历史的接力棒也会一代接着一代传下去,党和国家的事业也会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

党员教育需要抓住源头,做到“把关口,增红色”。俗话说,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小麻烦变成大麻烦,在于教育的源头“缺位、空位、失位”。一名普通群众从申请入党到发展成为正式党员,需要党组织花费长达几年的时间去培养、教育和考察。期间存在某些特殊时段,难免无法及时掌握发展党员的静态教育和动态管理,极易脱离党组织的教育管理范围,出现思想出现松懈、行动方向走偏、学习热度不够,导致发展党员不能向党组织主动看齐和积极靠拢。各级党组织必须提醒发展党员对自身查缺补漏,确保党员精神上不缺钙。不舍寸功,善作善成,更要将防微杜渐和不弃微末贯穿到发展党员的培养、教育和考察中,促使其成长成材。在静态教育上,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系列活动,确保发展党员思想时时刻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动态管理上,切实开展红色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确保发展党员在思想、工作上能够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小事不可小视,小节不可失节。发展党员的静态教育和动态管理需要驰而不息,“防火墙”和“隔离带”才会有所形成。

党员教育需要全程跟踪,做到“实效长,显红色”。外出务工不是长久之策,在家坚守也不是权宜之计。特别是一些常年在外的农村党员,由于工作、生活等原因未能参与党的有关活动和工作,党组织应当对这些特殊人群加强关爱关心,时时向他们多了解一些情况,掌握其生活、学习、工作、思想等各方面的日常表现。能够在其困难时,伸出援手。在其有所成就时,提醒其戒骄戒躁。确保离乡不离党,教育不掉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村民收入高不高、工作好不好,总归还得看发展。单靠村民坚守在家打零工、搞种植养殖,维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状,只得“三瓜两枣”,并不能说得上富裕富足。发展既要依靠集体力量,又要激发村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发展注入生机勃勃的动力。譬如在壮大村集体经济中,鼓励村民入股,创造就业岗位,形成稳定工作,让村民能够享受到村集体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同时,教育、引导村民向党组织积极靠拢,发展和吸纳先进积极分子成为党员,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筑牢农村党组织战斗堡垒。

发布人:求是青年 发布时间:2023-7-17 17:25 收藏 阅读人次:2463

初审:高朗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