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着眼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治国安邦,人才为急”,各级组织部门要想当好“伯乐”,激活人才“一池春水”,就要巧解人才工作的“高阶方程式”,为人才“加码蓄势”“减负松绑”“乘势赋能”“除忧增彩”,全力打造人才奔涌的“新高地”,让“千里马”竞相奔腾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
锚定选贤任能“中心点”,巧用“加法”强化“政策激励”,为人才“加”码蓄势。“取士之方,必求其实;用人之术,当尽其材。”各地要在政策激励上持续做“加法”,坚持物质、精神、政治“三重激励”,建立目标明确、责任清晰、考核到位、奖惩分明的考核机制,以职责定任务,以考核促落实,促使广大人才在思想上愿为愿干,工作中能为能干,真正做到人尽其才、能尽其才。各地还要聚焦前沿科技,抢占发展先机,不断推陈出新,落地实行紧跟时代需求的人才政策,在充分考虑自身经济体量、产业布局、区位条件等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留学人才,构建包容中外、兼容并蓄的人才队伍,不断激发人才工作内生动力。
聚焦人才任用“支撑点”,善用“减法”打通“体制壁垒”,为人才“减”负松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如果人才碍于机制壁垒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那么就违背了引入人才的初衷。要想激发人才作用,让人才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绽放无限潜力,就必须打通“机制壁垒”,为人才“减”负松绑,让人才能够静心稳坐“冷板凳”、承担自己的主体责任、“心无旁骛”释放出自己的潜能。要为人才提供更多、更充足的“交流成长空间”,让人才摒除各种关系的束缚,能够与各领域、各渠道的人才进行纯粹技术、知识层面上的交流,让专业人做专业事,使更多“土专家”“田秀才”在自己岗位上“脱颖出圈”,形成“人人尽展其才、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氛围,创造出更多优秀成果。
突出固本培元“关键点”,活用“乘法”搭建“成长舞台”,为人才“乘”势赋能。“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温室里长不成参天树,花盆中栽不出万年松。人才的培育,既需要“甘霖雨露”的滋养,更需要“疾风骤雨”的洗礼。各级组织部门要着力搭建人才成长的“大舞台”,教育引导各类人才尤其是青年干部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招商引资等一线“练兵场”接受淬炼。要以“因材施教,分类施策”的精细化理念,根据人才专业特长和个人志向,为他们量身定制“成长套餐”,以激发“成才潜能”提升“成才效能”。此外,还要强化同台比武和量化考核,完善“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良性竞争机制,持续放大人才成长的“鲶鱼效应”,让各类人才在干事创业的大舞台上争奇斗艳、比学赶超,在携手并肩中迈向成才“快车道”。
把握人尽其才“着力点”,妙用“除法”做到“精细服务”,为人才“除”忧增彩。“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做好人才工作,既需要“开源”也需要“节流”,防止隐形“沙漏”流失人才。“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留才工作需向内“挖潜”。各级组织部门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才爱才的浓厚社会氛围,同时要拿出留才“诚意”,一方面要在福利待遇、子女入学、配偶就业、住房保障以及创业创新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为人才解决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人才的思想抚慰、工作帮扶和生活关爱,积极主动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零距离”与他们真心交朋友,细致入微当好他们的“成长保姆”,给他们以“亲人般”的感觉。此外,要在职称评定、职位晋升方面“唯才是举”,真正让各类人才有为更有位,能来更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