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向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暨世界汉学家大会致贺信,深刻洞悉了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重要意义,充分彰显了中华文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价值追求。
存史启智,文以载道,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如何打通文化活性传承、理性互鉴的“任督二脉”?须激活“三码”,打开世界文化宝库之门,融古今、通中外,不断让文化“活起来”,文脉“动起来”,才能让文明在守正创新中持续丰盈发展、交辉溢彩。
探寻守正立心的“源密码”:以文为根,振叶观澜,深触文化同源“脉动”。“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吴越荆楚,俯仰沉浮,经史子集,皇皇巨著……中华上下五千年,时间向度上层累叠加,绘就了蔚为壮观的文明巨卷,是中华民族根脉所系,亦是我们文化自信源泉所在。而交流互鉴的前提正是保有自身独特性,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定力,其关键在于“守正”,而“守正”旨在“立心”,先知何为“正”,才知如何“守”。要乘着“溯源舟”,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视野中发掘中华文明“源密码”,读懂演进“逻辑链”,在浩瀚卷海中采撷“文化蚌”,提取精粹遗珍。“活鱼须在水中看”,文化要在民众生活中传承,因此,应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以历史文化资源为载体,礼敬与尊崇优秀文化,做到正确阐释、有效传播,避免娱乐化、低俗化解读,让文化不被“束之高阁”,也不“变味”“走样”,才能真正在群众心里扎根,在民族基因里蔓长。
引入融通多元的“交互码”:以文为媒,兼收并蓄,催发文化同频“振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茶马古道贯东西,漫漫丝路驼铃响,蓬莱古船蓝中艆……人类文明发展史本质上就是一部异质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的历史,文化需要交流互鉴才能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华文明兼收山海之包容、并蓄百族之多元,作为党员干部,在文化交流互鉴中应充当“接力者”“传递者”的角色,讲好本土故事,向他乡展示“何以故乡”,向世界展示“何以中国”。同时,以文化为“媒介”与“窗口”,找寻人人之间、地域之间、文化之间的“精神纽带”“相同频率”,既要积极推动文化壁垒、异域藩篱的消融,也要吸纳其他文化的有益成分,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促进中华文化在包容并蓄中绽放光彩,共绘“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明新图景。
解锁源古流新的“衍生码”:以文为鉴,执炬前行,紧跟时代同心“律动”。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创新而鲜活。“传统不是守住炉灰,而是热情火焰的传递”,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也是其薪火不息的内生动力。文化传承不是墨守成规,也不是一味求新求变,而是以史为源,汲新活源,让文化“承古”也“流新”。内外兼修,才能“新”而长远,外在形式上,要依托新科技、嵌入新元素,实现科技与文化“双向奔赴”,缩短文化与群众的无形距离;内在机理中,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致力延拓文化新内涵,焕发文化新活力。从个体角度出发,我们党员干部也应寻求文化与生活的连接点、与工作的契合点,主动将优秀文化融入工作生活场景,以文为鉴、约束自身,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并推进文化创新,“刷新”文化标识,创造文化产品,促进文化在时空向度上融合并进、衍生发展,不断“上新”“出彩”。在守正中前行,在“尊古”中创新,同心浇灌“文明花”,才能真正实现古韵现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