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追光动画制作,谢君伟、邹靖执导的3D动画历史片《长安三万里》自上映以来广受关注,上映8天总票房便突破5亿元。在这个“流量为王”的影视时代,《长安三万里》为什么能受到年轻群体的热烈追捧,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形成一股又一股讨论热潮?其根源正是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成功“破圈”。我们在欣赏跌宕起伏的剧情同时,更要透过《长安三万里》这部影片读懂“何以中国”,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尽魅力。
承历史文脉,在追根溯源中深挖“文明富矿”。“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处世智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要想读懂“何以中国”,就必须要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层面入手发力。《长安三万里》的爆火出圈,便在于主创团队深入挖掘中国文化里那些最闪光的时刻,在千里江山图中给广大影迷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国学课,唤醒了人民群众心中的“文化DNA”。这也为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思路。近年来,《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制作精良的文化节目频频登上荧屏,以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影响了大量观众。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这份珍贵的遗产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起发展盛势,在交流互鉴中焕发“文化活力”。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绵延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何能始终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它从来都不故步自封,始终用开放的视野、包容的格局、学习的心态去对待世界上其他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长安三万里》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情节,李白在看到崔公子题写的《黄鹤楼》后惊叹、怅然、搁笔,转身离去,望着远处的黄鹤楼,他对高适说:“总有一天,我要写出压倒黄鹤楼古今诗人的诗来。”正是有了《黄鹤楼》的存在,李白后面的创作才有了努力的方向,也因此写出了一系列传世佳作。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对世界各国文化秉持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要面向世界讲好我们自己的故事,持续汲取外部有益的文明成果,不断丰富自身文化内涵,获得促进自身文明成长壮大的发展动能,让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开繁荣篇章,在守正创新中铸就“文化辉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支撑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中华民族虽历经磨难却总能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根本原因就在于有着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上国漫的数量日益增多,但能让观众主动点赞转发宣传的爆款影片还是少之又少。《长安三万里》为何能成为其中之一?除了其独到的选材眼光,过硬的艺术处理能力才是其竞争力的本源,主创团队从唐俑、壁画、山水画等珍贵艺术品中吸收灵感,最大限度实现水墨意境与最新光影技术的完美融合,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艺术体验。可以说《长安三万里》正是在守正创新中找到了传统文化时代化的惊艳表达,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然方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积极探索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在当下的价值,借助互联网力量、运用市场化手段,开发更多载体和场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站在民族精神文明高地上铸就文化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