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深入,在我国广袤乡村大地上,各要素融合汇集,各产业遍地开花,各人才纷至沓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诸事并进,人才先行。要想吸引人才在乡村一线建功立业,就需要切实打造“人才标准关”,形成“政治强、数量多、专业精”的乡村人才格局,进而全面提速“乡村振兴路”。
打造“人才标准关”,需要搭好“引人之桥”,畅通“选才之道”。乡村建设以产业为先,产业发展以人才为要。乡村引才不仅要“量大管饱”,更要“馔玉炊金”。当前许多乡村盲目引进人才,不设人才门槛,最终衍生成“人才多却难助产业兴旺,学历高却不符发展实际”的局面,白白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要改变这一现状,便需要各乡镇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高质效人才引进标准,做到“有需求而不滥求,有标准而不失准”。因此树立标准的第一方面便是明确引进人才的需求,做到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合一。结合乡村本土实际引入专业人才,根据产业需求扩大选人规模。直接面对乡村的乡镇政府机关对引人标准要做到“三及时”,即及时信息记录、及时动态调整、及时补充查缺。上级主管部门则要做到“三提前”,即提前调查研究,提前制定项目,提前筹谋布局。另一方面,在选人引才标准上,要注重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不仅要专业强,更要政治牢。人才引进过程中要尤其注重人才的政治意识和道德素养,通过量化考评,多轮面评等方式对所需人才的道德素养进行全方位评估,让每个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既有专业理论又有爱国之心,既有实操能力又有奉献精神,既有奋斗目标又有理想情怀。
打造“人才标准关”,需要引入“创新活水”,养育“本土栋梁”。当前我国大多数乡村振兴项目方向是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为辅。乡村发展主力军仍旧是扎根于本土的广大农民群体,而许多“老农民”有传统的种养技艺,但缺乏创新的新式理念,难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提升生产质效。这就要求本土人才培养和外来人才引进双策略“齐头并进”,持续长效推动本土人才创新教育,让“老农民”群体蜕变成拥有现代发展思维的“新农民”。首先是要通过走访调研了解本土人才群体的基本情况,掌握本土人才所面对的“成长破口”和“创新难题”。其次是加大创新投入,完善职业培训服务。结合调研内容,联合企业、合作社等专业机构提供产业要素,进行专业指导,在实践中得“理论头脑”,在创收中开“创新之门”,既要让本土人才学会“新型设备”,也要立起“新式思维”。最后是发挥市场能动作用。只有适应市场的创新才是好创新,只有满足需求的进步才是真进步。鼓励本土人才“旧业走新路”,让市场本身去验证本土人才的创新思路,而不是政府“一扶到底”,违背客观价值逻辑规律。要让“创新活水”,有来处,有去处,如此方能真正培养起“本土栋梁”。
打造“人才标准关”,需要围起“福利城墙”,建起“长住之所”。人才“引得来”“练得好”,更要“留得住”“守得牢”“住得久”,切实形成人才闭环。在待遇上用“真金白银”、在情感上用“真情实意”。经济待遇不是“难以启齿”,恰恰相反,只有保障好人才福利待遇,加大政治保障力度,给足“安全感”,才能让其一心一意做事业,心无旁骛为发展。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一方面要以“一站式”平台,做足“一揽子”服务,营造爱才敬才的良好氛围,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宣传表彰。另外一方面要利用信贷、税收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农村实用性人才、专业性人才的投入。同时还需好加大落实国家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有关的政策扶持力度。再一方面,更要加强乡镇配套设施,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创业环境、人居环境,对人才不仅要考虑其自身,也要关怀其家庭,其配偶子女就业就学都要给予支持和关心,从核心处激发人才干事创业动力。通过多措并举,围好“福利城墙”留住众多人才,建起“长住之所”吸引更多人才落地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