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边疆诗情画意,哪知边疆历经风雨……”以前听到这句歌词只是觉得好听,但当我踏上这一片热土时,歌词所抒成为我亲身经历。2022年5月,我来到了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营盘乡罗戈塘村,一个矗立于边疆群山之中的苗族、哈尼族、汉族混居的古村落。
初见,渺渺舍人入乡俗
初次踏入罗戈塘村,我的心情既兴奋又忐忑。一路上,我所看到的景象与我想象之中的完全不同,不像我的家乡玉溪,红河边境地区山高坡陡,路弯水急。青山绿水之间云雾缭绕,乍一看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入村伊始,陌生的环境,不相识的人,摆在我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熟悉和融入。营盘罗戈塘地处高山,雨季降水量丰富,气候温和。村干部一听说我是清华大学毕业的,纷纷对我赞不绝口。每听到他们用“清华毕业生”介绍我时,我只能暗自苦笑。我深知这只是他们的待客之道,我更得多思多做,才能真正获得他们的认可。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和交流的最大难题就是语言不通,因为地处偏远,苗族、哈尼族村落中仍有大部分人不懂汉语,这使得我的入村工作并不一帆风顺。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闲暇时我常常向懂哈尼语、苗语的村干部学习日常的用语,这样在入户时以简单的问候开场,增加与村民的亲切感。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走在村子的道路上,当老百姓和我笑着打招呼说“咪多,拿么了嘛(苗语:小伙子,来吃饭了)”,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苗家的一员了。
再识,干群同心齐协力
随着工作和交流的深入,罗戈塘的全貌慢慢显现。全域集高寒山区、贫困、多民族混居于一身。去年刚驻村时,正是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时期。疫情防控自然也就成为我们当时首要的任务。每天我们都和村干部排查辖区内人口流动情况,特别情况下还需要紧急入户开展工作。上门接种疫苗、全员核酸检测、隔离高风险人员等都成为我们的家常便饭。罗戈塘全村人口多,村小组分散,最远的村子离村委会驻地路程要一个多小时,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次去给60岁老人接种疫苗,有几户人家是在河对岸,没有道路进入,只能从浅水区跨河而过。雨季的河流湍急,在做好防护措施后,我和村干部、卫生室医生一起卷起裤腿高喊着“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手牵着手跨河而过。那一刻,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这句台词真正的韵味。
诚然,疫情防控是工作重点。但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我们也并未落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入户核查收入、数据系统录入等常规驻村工作我们也正常开展。入村入户才真正让我了解到罗戈塘脱贫村民的生活状况。有的是孤寡老人,有的是成员残疾,有的是辍学在家的留守儿童……看到这些,我心里更是五味杂陈,更想为他们做一些事。去年,借助我们单位的助农增收暖心行动,我们开展了对挂联帮扶户的慰问活动,为村民排忧解惑,力所能及地助他们自助。驻村以来,在完成乡村振兴工作之余,我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积极参与乡政府开展的“法治进校园”“法律明白人培训”等活动,将《民法典》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撒在边疆的大地上。
后悟,乡村振兴有我有你有他
沿着前辈的足迹,把握当下,罗戈塘驻村工作队积极探索,寻找新的致富路径。有一次,我陪同村干部一起前往当地的红岩山深处考察草果种植的情况,那是我第一次进入到这种山高坡陡林密的大山,小路泥泞,陡峭而荆棘丛生,同行的几人一路上看到我磕磕绊绊不时取笑我说:“这条路是比较好走的路了,看你这个样子,要是不好走的那条你肯定是爬不上去了”。
在这个美丽的山村里,每天工作的时间都过得很充实。黄昏时分,当夕阳的余辉温暖照耀在村庄的每个角落,我喜欢漫步在晚霞中,思考过去的一天和未来的可能。乡村振兴是国家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战略性工作。乡村振兴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我们一代代人接力奋斗,才会建设出美丽富裕和美的乡村,一路同行,有他,有你,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