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主题教育评估要“透过表象看本质”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吴思琳 苏蕾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第一批主题教育只剩下一个多月时间,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党中央部署,善始善终、慎终如始,务求实效。要对主题教育的实效进行科学、客观评估。主题教育评估应打破常规评估考核方式、不应再以听报告、查卷宗、开座谈为主,更不能只看“表象”就评估其好坏,而是应该“透过表象看本质”,去深入了解党员干部思想、担当、作风,这样才能真正评出主题教育最真实的实效,才能引导党员干部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重整行装再出发。

  透过行动看思想,评估理论学习“深入度”。“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理论学习是丰盈知识储备的重要方式,更是汲取“与时俱进”革新力的关键载体、是夯实信仰根基的力量来源,但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个别干部把理论学习视为任务,只顾按时打卡、到点交卷,认为感悟写得多、笔记记得多就算学得勤奋、学得专注,诚然学习是一个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若只关注一些看得见的“文章”,而忽略了内心的感悟、思想的涨潮、困惑的解答,就会走入“坐而论道”的陷阱之中。所以,只有透过行动看思想,评估理论学习“深入度”,方能洞见主题教育真实状况,更能反映出广大党员干部把理论学习的收获转化为党性修养的提升、奋斗行动的把握、解难除困的本领的程度和实效,从而促进广大干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努力答题、诠释忠诚,将主题教育落实到位。

  透过变化看担当,评估履职情况“达标率”。“乘虚不坠,触实不硋,千变万化,不可穷极。”主题教育的落脚点当聚焦到摸清社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上来,这也是评估广大党员干部履职情况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而充分借助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方能事半功倍、行之有谱、药到病除。当前,全国各地掀起了阵阵调研之风,有的干部围绕着“顽瘴痼疾”发力,有的干部则聚焦于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入,有的干部则服务于大局大势、以点带面,无论从何处出发,只要能解决问题、干出变化,就是有质量、有水平、见成色的调研之行。因此,进行主题教育评估要透过变化看担当,评估履职情况“达标率”,广大党员干部在日常调研中只有主动带着问题下去、带着答案回来,带着决心下去、带着成果回来,在脚踏实地走、真抓实干改、聚焦难点攻中促调研“气象万千”,才能真正将主题教育实效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透过评价看作风,评估人民群众“满意度”。“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评估主题教育成效要用事实说话,要开门抓评估、让群众评价,这样不仅更客观真实,也更能倒逼干部作为担当,为思想上紧“责任弦”、为行动赋满“战斗力”。特别是围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群众厌恶的问题,更要时刻检视、主动聚焦、反省整改,让新风拂面、让成绩凸显,方能在久久为功中赢得群众高分评价和口碑赞誉。因此,开展主题教育评估,就应该透过评价看作风,评估人民群众“满意度”,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心怀敢于面对批评的勇气、督促自我成长进步的魄力和决心,才能真正在主题教育中悟初心、转作风、正形象,才能在奋斗征途中显担当、挺脊梁、炼精神,真正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中,发挥主题教育的作用。
发布人:吴思琳 发布时间:2023-8-3 11:19 收藏 阅读人次:3671

初审:王嗣音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