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是时代的见证者和奋斗者,是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当以“行则将至”的决心和“做则必成”的信心,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敢想、敢言、敢做,破除想当“躺平者”,甘做“佛系”干部的顽瘴痼疾,激荡年轻奋发的“一池春水”,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练就“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的“敢想”之姿,打破年轻干部“规行矩步”的思维失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广大年轻干部正值青春大好时光,思维是最具活跃性的。如果一进单位就开始“划水”“摸鱼”,不求变通,墨守成规,完全不考虑遇到问题的多样性和特殊性,最后只能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停滞不前,缺少创新意识和自我革命的本领,陷入思维定式,被“小我”所羁绊和束缚,从而造成自我陶醉乃至麻痹,导致做事情或者想办法时狭隘、局促。因此,年轻干部要敢于突破常规,打破思想的桎梏,保持求知欲、保持好奇心、保持空杯的心态,善于思考和总结,通过对问题的不断“解剖”和“挖掘”,探寻出问题背后的本质,把“巧思”注入实践中,把工作思路理顺,把思维定式打破,让自己在解决问题时饱含“头脑风暴”的激情,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怀揣一颗“敢想”之心,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展现出年轻干部的底气,真正为人民群众拓思路、想方法、解难题。
练就“勇谏如斯能证气,拂去迷雾见天真”的“敢言”之态,打破年轻干部“一字千金”的沉默失语。“官”字两张口,敢说话、会说话、讲真话、道实情,才是为官者应有的操守和政德。但在现实工作中,一些年轻干部遇事不敢说,表现得过于小心翼翼,信奉“事不关己,少说为佳”的处世哲学,形成一种本能地的“自我保护”,甘当台面上的“隐形人”,喜欢当面不说、会后乱说;开会不说、会下乱说。反观这种现象的背后,反映的还是年轻干部“不会说”的窘境,是话语新常态下的“失语症”。他们缺乏业务素养,导致“本领恐慌”,没有发表见解的能力,所以不敢张嘴,只能故作高深,甘当“南郭先生”。因此,年轻干部想要打破这种“为官不言”乖张孽变,就要提升自己处理公共关系和对外沟通能力,从思想上破除“不愿说”的障碍,跳出“不敢说”的阴影,不断为自己“充值充电”,通过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勇于表达自己的建设性意见,敢于为探究真理而“发言”。
练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敢做”之心,打破年轻干部“尸位素餐”的庸怠失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培养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不尚虚谈、多务实功,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但目前,一些年轻干部安于现状,才不配位,对工作干的好不好不在乎,只求考核“及格线”;还有一些对工作缺乏激情,遇到问题能躲就躲,缺乏责任担当,只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有甚者,面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拖再拖,敷衍了事,漫不经心,只求“准点下班”。这些“为官不为”的懈怠,就是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和精神的表现,也是一种年轻化的变相腐败。因此,年轻干部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心怀“国之大者”,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自觉为大局担当作为,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干好事、实干事,聚力于为,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