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驻村札记:行之将至 我在驻村时光里感悟青春

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石堡乡人民政府 王佳佳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晚夏炽烈,初秋渐临,我坐在“一村一大”小伙伴的“小电驴”后座上,前座的伙伴与我介绍条条乡路的由来,片片田地的归属,幢幢房屋的历史,再与相向而行的村民们打着招呼,“王大爷,天气这么热,走哪儿去哦?”“李嬢嬢,田头的高粱该收的咯!”初来乍到的我听着阵阵乡音,看着村民们盈盈的笑容,打心底里高兴。水洗过后的碧波蓝天,我们骑着“小电驴”向朵朵云彩尽头的大山深处去,也向着驻村工作更好、更实、更远的方向而去。

“吾心安处是吾乡”,不忘“初来之志”。仍记得初来石堡乡之时,车辆逐渐驶进这座赤水市的边陲小镇,“金石之堡,世外桃源”八个字随着高大的红岩山映入我的眼帘,司机说:“再往里就没有路咯!”顿时才明白,石堡乡这壮美的景色背后,除了有“世外桃源”般的宁静悠远,还藏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乡村集体经济难以扩大发展的诸多问题。但背着行囊,作为年轻的驻村队员的我即将在这扎根,全然没有山穷水尽的悲哀失落,只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与从容。驻村已过三月,在这些时日里,我在奔走与忙碌间,向云端那边的驻村工作徐徐而去,与这片“绿水青山”相识、相知、相守,这里的沃土是我成长、奉献、磨炼的平台,它给了我向下、向深扎根的机会。“望远山而前行”的时光里,我始终不断地成长和磨砺自己,不断地叩问初心并守护初心,做到不负“来时之意”,更不忘“初来之志”。

“立身以立学为先”,不负“双肩之责”。为富村兴村强村,驻村干部们双肩挑责,“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并不强烈的紫外线却把前辈干部们晒得黑黝黝的,这是他们为建设这小村的见证。初来时,村书记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妹儿,你好白哦,要晒黑的哟!”后来啊,我就变成了书记背后的“小跟班”,在宣传党最新政策的乡音里听民声、在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的走访里访民情、在协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帮扶里解民意。我也逐渐从“小白”变成了熟悉驻村工作的“小黑妞”,“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便也成为了我的写照。三十八度高温下,书记和驻村队员们在高粱、水稻、玉米示范地里反复探查,汗水浸湿衣裳,双脚沾满泥土的瞬间里,我学会了“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的实干之理;“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在与驻村工作队员一起帮村民抢收的日子里,我学会了“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担当之责;在一次次坐上“小电驴”后座,前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走访里,听见村民们殷切的呼唤,我学会了“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为民之情。

“青春虚度无所成”,体味“青春无悔”。驻村工作里最美的风景是斗转星移,日出日落时驻村队员们的身影被不断拉长,光影交错间党情和民意不断迸生出新时代的火花,驻村工作里源源不断地加入新生力量为其添柴加火,点滴星火汇聚着希望和力量,最终燃成熊熊大火,火光燃烧中我看见的是无数驻村队员们燃烧的青春,那是我们共同的、热烈而无悔的青春。燃烧岁月的驻村时光里,“无悔”是镌刻在我青春日记上最靓丽的二字,诠释着从前、现在、未来的变与不变,变的是一名年轻干部的成长,不变的是想要民谋福,建设美丽乡村的矢志追求。驻村工作如是,青年干部如是,“济济多士,必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无数年轻干部走出校门奔向广袤基层大地的如今;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去的如今;睁开双眼察民情,张开双手解民困,深入田间扑下身子苦干实干的如今,我们共续“无悔青春”!

发布人:佳佳加加油 发布时间:2023-8-8 15:51 收藏 阅读人次:5129

初审:安可欣 编辑:文小汇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