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持续在深化调查研究上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有力推动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然而当下少数地方和部门背离调研初衷,为调研而调研,作秀式、甩手式、偷懒式、委托式、交卷式、应付式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调研层出不穷,对推进实际工作成效不彰。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在调查研究中以“真取经”态度,聚焦“取真经”目标,练就“实、准、深”基本功,在调查研究中解决问题。
以为民之心练好“实”字功,全面了解情况,破“走马观花”之形。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千好万好不如群众叫好。调查研究一头连着政策制度,一头连着民心民意,工作是“真刀真枪”还是“花拳绣腿”,成果是“金点子”还是“馊主意”,群众感受最深切、最有发言权。调研过程中要把人民满意标尺贯穿始终,坚持“身入基层”与“心到基层”结合起来、“问诊把脉”与“取经问道”贯通起来、“坚持问题导向”与“精准选择调研对象”联系起来,从思想感情上融入群众,破除坐在办公室设计问卷、下达指标、向基层索要调研报告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要走出机关大院,用好“四不两直”工作法,走向田间地头、居民院落、楼栋小区,闻“泥土味”“烟火味”“市井味”,全面了解掌握调研要解决的问题的实况。要多向群众取经,多听群众“土话”、多看群众“脸色”、多问群众“点子”,精准掌握群众生产生活的“症结”,找到政策效能发挥的“短板”,在一步一脚印的丈量中、在手拉手的交谈中收集社情民意,明晰为民服务的方向,夯紧夯实基层调研工作的基础。
以求真之心练好“准”字功,找准问题症结,破“调而不研”之形。调查研究不能“只有观望、调而不研”,要坚持“细致入微、由表及里”,做到既“入心”也“走心”,只有深挖根源、触及“痛处”,才能找出“病灶”、对号“开方”、根治“顽疾”。要围绕民生难题,瞄准群众需求的“靶心”,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铁杵磨成针的精气神、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执着劲、开辟新领域新赛道的进取心,努力在所掌握的问题上深研、细研和广研,从个别现象和普遍联系中把握事物发展趋势和矛盾运动规律。要直面问题、实事求是,摒弃预设结论的“盆景式调研”、拍照打卡的“作秀式调研”、调而不研的“脱节式调研”,以“下深水、摸实情”的较真劲,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准病灶,坚决避免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等做无用功的“俗手”,确保真正调到实情、研出实效。要善于以小见大,“解剖麻雀”透过现象看本质,既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又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为调研出的问题开“良方”、施“良策”,在破立并举的棋局中不懈追求“妙手”,推动问题从“纸面陈述”到“落地解决”。
以务实之心练好“深”字功,拓宽调研深度,破“有始无终”之形。调查研究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存在的问题,不能轻描淡写,应付对凑,更不能浮在“蜻蜓点水鱼打花,出去转转就回家”的表面。要抓住关键点、找准突破点,利用支撑点,条分缕析理清脉络、抽丝剥茧分析问题,靶向突破寻求解题,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用数据说话,不“夸夸其谈、坐而论道”,不“闭门造车、遥控指挥”,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用详实的数据和典型事例为支撑,说明问题,佐证结论,确保调研工作看得深、想得透、做得细。要把进“百家门”、听“百家言”、知“百家情”、解“百家忧”贯穿调研全过程,对难题积案、顽瘴痼疾等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细心梳理归类,科学分析,去粗取精,逐一整理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对矛盾问题靶向治理、对症下药,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有头有尾,善始善终,将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