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广阔天地,是选调生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的火热熔炉,是选调生甩掉“家门-校门-机关门”三门干部标签蜕变成为“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走出去能干”三能干部的训练主场。时光荏苒,转眼之间到村任职不知不觉已经一年时间。回望行路,一路前行,一路收获,一路成长,从省直机关到大沟深处,从言语不通到无障碍交流,从手足无措到得心应手,从焦头烂额到从容应对,在一次次摸爬滚打、披荆斩棘中逐步褪去了青涩稚嫩的“书生气”,成长为充满“泥土气息”的“土干部”。
拆除“语言墙”,说“乡音俚语”,从“外来客”到“村里人”。从校园门踏入机关门,一路走进甘肃省会宁县大沟镇厍曲村老百姓的“家门”。初来乍到,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张不开嘴”,遇到的第一道关卡就是“过语言关”。当地方言晦涩难懂,“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不会讲当地话,无形之中产生了隔阂、增加了距离感。想同村民掏心窝子说话,学会说土话方言相当关键。一年前刚来到厍曲村时,当地村干部、村民把我当成“外来客”,入户走访时吃了不少“闭门羹”。只能从逐音、逐字、逐词、逐句模仿语调入手,逼着自己适应当地的语言习惯用蹩脚的土话方言交流,主动敲开群众家门,坐到锅台炕边话家常,从“掌柜在哪里干活”“后人在哪儿上学”“苞谷洋芋种了几亩”开始说起,逐步与当地村民在同一频道上沟通交流,进而引导村民打开“话匣子”、说出“心里话”。进百家门得说百家话,“鹦鹉学舌”只是第一步,不仅要克服“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的障碍,把普通话转化为当地话,从初来时“张不开嘴”的“外来客”成为操着一口流利“乡音俚语”的“村里人”,还要学会当“翻译”,把文件话转化为大白话、翻译成“土道理”,以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把党和国家的大政策、大方针讲透彻、讲明白、讲具体、讲扎实,让惠民政策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甘当“小学生”,读“无字之书”,从“门外汉”到“内行人”。农村是大课堂,群众是好老师。基层有真经,一线有答案。村中事务虽然看似平凡简单,但件件都涉及民生,蕴藏着大学问。把这些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这些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对于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的选调生而言,两年基层锻炼是个不可多得的成长“黄金期”。刚来厍曲村的我,“脑袋空空”“胸中无数”,两眼一抹黑,像只“没头苍蝇”嗡嗡乱撞,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完全是个“门外汉”。为了克服“本领恐慌”、争取从不懂农事的“门外汉”成长为三农工作的“内行人”,保持空杯归零心态重整行装再出发,走出办公室这一方寸之间的舒适圈,摘下“高学历”的帽子,脱掉孔乙己的长衫,到农村“沃土”汲取养分、蹲苗历练,把火热的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主动向无字之书学习,拜人民为师,向村干部取经。村里有一位能人叫宋栢奇,我亲切地称呼他为“宋叔”。宋叔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从年轻时起就在“村两委”工作,是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一年来,宋叔带着我挨家挨户认门,向我普及村史民俗、介绍村情民情,教给了我很多“沾泥土”“滴露水”“冒热气”的宝贵经验,为我打开工作局面、突破工作困境提供了思路。
练就“铁脚板”,走“乡里土路”,从“过路者”到“引路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脚上“沾泥土”,心中才能“有想法”。到田间地头、乡间土路多走一走、多看一看,是选调生熟悉村情、掌握民意、破解难题的一把“金钥匙”。厍曲村位于会宁县大沟镇东部,山大沟深、坡急弯陡,开门见山、出门爬坡。“南山社的人说句话,李沟社的人听得见,但是走过去却要花费半天时间。”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把走村入户、东奔西跑作为家常便饭,撸起袖子、挽起裤腿、放下包袱,用脚步丈量问题、用调研提出办法,腿走酸了、鞋走破了、脸晒黑了,同时,村情民意也掌握了、工作思路也明确了、“疑难杂症”也突破了。这一路走来,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兼程是状态。在下乡锻炼之前,我总是抱有“过客”“看客”心态错误肤浅地觉得自己只是一个“过路者”。但是在日复一日地“行走”“爬坡”“奔跑”过程中,我的想法发生了逆转和改变,我不是“过路者”,也不是“局外人”,而是厍曲村乡村振兴的“剧中人”和“剧作者”。要以百姓心为心,用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诠释选调生的责任与担当,争取成为老百姓信赖依靠的“引路人”,尽己所能带领群众走好“建设之路”“振兴之路”“发展之路”“致富之路”“幸福之路”。
选调生,不是光环,而是鞭策,基层锻炼,不是镀金,而是历练。要褪去心中的浮华和喧嚣,注入更多“烟火气”“泥土香”和“乡土味”,保持一颗“平常心”,守得住平凡,耐得住寂寞,在平凡的岗位创造非凡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