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我的家乡我建设:回到家乡的“他们”

贵州省黔西市铁石乡 潘晓阳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部署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引导品行好、有能力、有影响、有声望、热衷家乡建设事业的专业人才、经济能手、文化名人、社会名流等能人,回乡参与建设。在《方案》未出台之前,已有大多数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是西部志愿者、是乡镇干部、是驻村第一书记……

“他们”是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不啻微茫,造炬成阳。“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是每个游子向往的故乡,所以,他们放弃了城市的高薪,背上行囊,奔赴基层一线的“山海”。他们是志愿者,更是宣传员,深入村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传党情,听民意,他们回到家乡,和“亲人”手牵手,心连心,把幸福的欢声笑语洒村寨。看!是村里的阿姨疯狂地投喂,新鲜的玉米、煮好的毛豆、刚摘的西瓜、老冰棒……他们不用怀疑,外出求学是为了建设更好的家乡,学成归来,他们回到家乡当起了志愿者。在村里以“儿女”的身份,陪老人聊天、送去生活物品、打扫卫生、收集合医报账凭证、寻找就业岗位……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始终追求并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八个大字中包含的热情与哲理,如清风暖阳般让微小的善意汇聚成耀眼的光芒。在不同的地方,他们成为一棵棵树的样子,为乡村旖旎的风光,为家乡的发展添一份力量。

“他们”是乡镇干部,勇做排头兵,争当多面手。他们原本有更好的选择,但为了定居家乡,他们努力刷题、考编、上岸,只愿回到家乡,守护一方安全。当前,防汛关键期还没有解除,极端天气频发,一旦有暴雨,他们无法睡安稳觉的时候,只要有“风吹草动”,他们就要做好迎接“暴风雨”的准备,让群众在“暴风雨”来临时“安然入眠”。暴雨来时,他们穿上雨鞋、雨衣,打着手电筒穿梭在雨夜中,清理路上掉落的石头,在路基垮塌处设置警示牌,观察降雨量,转移低洼处的群众等,他们是汛期安全的排头兵。暴雨过后,他们又化身“农技员”,深入到田间地头指导群众做好烤烟田间管护、水稻管护等。穿上“红马甲”化身助农志愿者,帮助群众采摘葡萄、收花椒等。他们爱着家乡这片热土,积极争当多面手,把家乡的这幅画描绘得五彩缤纷。

“他们”是驻村干部,以前“走出去”,现在“走回来”。从乡村到城市求学,再到城市安家,他们经历了太多坎坷。当有机会回到家乡,建设家乡时,他们毅然决绝地回到了家乡驻村,他们始终把“我的家乡我建设”的理念根植内心,拉赞助、找项目,为群众寻求就业机会,给考上大学的孩子们申请贷款,开导他们走出大山后再回到大山。用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家乡的群众铺就一条幸福的道路。他们把村委会变成了“家”,把村里人变成了“亲戚”。“张书记”“李书记”是“亲戚”对他们的称呼,他们似乎也越来越像小时候,学着说“土话”,用土办法帮群众办“土”事,脚上沾满了泥土。“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是他们的常态。在这条驻村路上,他们聚萤成光,用行动诠释着“我的家乡我建设”。

发布人:晨晨 发布时间:2023-8-23 16:19 收藏 阅读人次:4845

初审:余路 编辑:文小汇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