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基层已有半月,初秋的风,不急不躁。家到街道办事处,短短三公里,不论是现代化的城市道路、还是热闹的市井长巷抑或是充满民族特色的街区,已然是小电驴途经的旖旎风景,更是人生难得的舒缓光景。途中,伴着三首“曲子”目睹着、回想着、思考着。
听奋进时代,响彻在车水马龙中的慷慨激昂“现代曲”。刚出发时,脚下是整平、拓宽的马路,大道两旁是林立的高楼、鳞次栉比的商店,前方是设施完备的交叉口。广场上站满了整整齐齐的“白衬衫们”,他们微笑洋溢,精神抖擞,撸起袖子开始繁忙的一天。回忆追溯到十年前,从逼仄到宽阔,从凋零到繁华,从喧闹到有序,再次惊叹于这些变化。生于斯长于斯的我,更是这些变化的见证人和受益者。深知,只有思想与智慧的碰撞,才能让脚下的土地充满想象空间;只有奋进与辉煌的交融,才能让涌动的激情生生不息。我们看到每一个项行动的实践、每一个项目的落实,都是一粒火种,每一粒火种,都承载着点燃梦想的期望。
忆老旧滋味,萦绕在市井长巷中的温柔舒缓“烟火调”。四方食事,不过是这一碗人间烟火,是繁忙上班族最温暖的慰藉,是在外游子所惦念的乡愁,是每个人记忆最深处的“吾心安处”。拐入“十字街”,便又是另一番场景。路边的小菜场人潮攒动,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顾客还在讨价还价,角落里是庞眉皓首的老爷爷戴着老花镜配钥匙、补衣修鞋。还有各式各样的早餐小店,热腾腾的粥,香甜的豆浆,脆韧的烙饼,油辣的汤面……再往前骑一段,会经过一条百年老街,窄窄的巷子,青石板路上草木葱茏,古朴的木门在敲门声间回响着岁月的故事。穿梭西街,心跟着沉静,与过去对话,感受历史的脉络和文化的沉淀。人间烟火气,不单单是街头巷尾的寻常场景,更是城市运作的脉搏,国泰民安的余热。
品百味人生,传唱在衣食住行中的开阔自由“幸福歌”。过了北门桥,跨过梅江河,便是我们街道社区了。琳琅满目的小商铺、错落有致的居民楼承载着普通人的生活与情感。短短一段上坡路,沿路有医院、有学校、有超市、有各种便民服务商户,完全能够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在小小社区优先得到了践行。“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居民的幸福生活,是广大基层组织下足“绣花功夫”,交出的一份份民生服务“成绩单”。村社是城市肌体中最活跃的“细胞”,是连接千家万户的“毛细血管”。牢记民生福祉“这根针”,串起基层服务“千条线”,才能绣出未来殷切期许、绣出美好生活图景、绣出居民笑语欢颜。
纵有他乡一轮月,不及故乡一盏灯。将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让沿途都是风光旖旎,是每个家乡人民的愿望,而愿望的实现靠的是一颗颗善于捕捉美好和浸透人间烟火的心,更是家乡前辈们延续不断的拼搏奋斗。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吾辈年轻干部当拿稳接力棒,为家乡人民的幸福生活而更加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