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作为在河南长大的中原女生,远离家乡,来到距离2200多公里的大西北工作生活,感受到了不同的风俗文化,也渐渐融入到其中,享受在其中。
定西村是90年代,响应国家“两西”移民扶贫政策,从甘肃中东部地区迁入敦煌的,虽然离开了老家,但是村民们移民不忘本,坚持沿袭老家的风俗习惯,这些不仅仅承载了他们的乡愁,也是他们文化自信的深刻体现。
中国的茶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定西村也有着自己的茶文化——罐罐茶。一个火炉、一个搪瓷罐、一笼火、一撮茶、一个茶杯,这就是罐罐茶。早上起床,将生茶(也可待水开后放入)和凉水放入小搪瓷罐中,一起放在炉子上熬煮,旁边再烤上两个红枣,待枣皮糊了,散发出焦香,即可放进茶中,按照喜好也会放入黄冰糖、枸杞、桂圆等配料。旺盛的炉子将茶熬的浓酽至极,呷一口茶,咬一口烤的焦脆的馍馍,一天的生活就开启了。“不喝罐罐茶,一天都没精神,干什么都没劲,喝上一口,人才感觉像活过来一样”,罐罐茶已经成为了定西村民的“精神食粮”,大家早上喝、中午喝、下午喝,家里来客人了喝,红白事也喝。
记得第一次喝罐罐茶,他们都说没喝过罐罐茶的人喝不惯,味道太冲了,我还想着茶我也喝的浓茶,黑咖啡也都不加糖,这味道能有多冲,呷了一小口第一罐的茶,入口是甜的,能回味出茶叶的清香,但是能明显感觉到有一股劲上头了,感觉头有点晕。从那之后我就不喝罐罐茶了,但是每次看到别人不停饮茶,再看看自己杯子里的无味白水,有种被孤立的感觉,于是又开始尝试第三四罐的,渐渐地我也适应了罐罐茶的茶劲儿,喝上一口罐罐茶,时间仿佛就慢了下来。
罐罐茶也是联络感情的媒介,尤其是冬天农闲时,亲朋好友开始串门,炉子熬上罐罐茶,聊着今年的收成,轻轻呷一口热茶,享受着这种慢节奏的生活,在等待下一罐茶沸的时间,畅谈对未来的打算。
西北人是面食的忠实爱好者,定西村村民也不例外,自己和面是对面食的尊重,吃的多是自己种的麦子磨成的面,面条颜色偏黄,口感劲道,不同于南方用碗盛的汤面,这边的面要放入盘中,加入炒菜以及自家泼的辣子,将面、菜、辣椒充分混合,拌得“脏脏的”才是最香的。
搅团也是定西村村民喜欢的一种面食。将自家磨的面粉(麦子面、玉米面、荞麦面、高粱面皆可)加水均匀地搅成面糊状,倒入沸水锅中,同时用擀面杖不停地搅拌,搅至没有干面粉为至,根据稠度,还需不断撒面粉,等锅里的稀汤成糊状,由糊状变为密实的稠状,不断咕咕嘟嘟发泡,泡泡此起彼伏,就可以停火了,继续搅拌几下使之受热均匀,防止糊锅,一锅搅团就做成了,紧贴着锅面的那一层还会形成“瓜瓜”,类似于煎饼一样的口感。做搅团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对开水量、火候的掌握都是经验,不停的搅拌也是对体力的考验。做好后,趁热吃或放凉吃都可,盛上一碗,夏天淋上浆水或直接倒入醋汁儿,冬天配着炒菜或酸菜,再舀上一勺辣子,沿着碗边一块块夹起吃,解馋又饱腹。
定西村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着猪,少的一头,多的两三头,基本都是为了自己吃,不为卖钱。每年进入到十二月,经过长达一年的喂养,猪都养得肥肥大大了,家家户户都准备张罗着杀猪了,这也是从老家带来的传统,而且还遵循着“逢七”不杀猪的风俗。杀猪可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事情,每到这时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来帮忙,七八个人分工明确,完工后,主人家就要准备杀猪菜招待大家,猪肉炒蒜薹、猪肉炒粉条、青椒炒猪肉、猪血面、猪肝、猪肋排一道道家常菜上到桌上,吃得人满嘴、满手都是油,吃饱后再喝上一杯罐罐茶解腻,真是好不满足!
赶集也是乡村独有的风俗习惯,转渠口镇距离市中心距离较远,为方便镇上居民购物与交易,于是将每月的8号、18号、28号定为集市开放日,既是“逢八赶集日”。尽管现在小超市和杂货店也不少,网购物流也很是方便,但是赶集的存在,对农民更像是一种生活中特别的仪式感,是亲朋好友一同出行的契机,是父母对孩子听话的奖励方式,是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的宠爱的表达,更是人们骨子里的风俗习惯。集市上服装鞋帽、锅碗瓢盆、水果蔬菜、炸鸡烤串、果汁零食应有尽有,都是很实惠且接地气的东西。碰上赶集日,就算什么也不买,我也会漫无目的地闲逛一圈,体会乡村的烟火气息,感觉很真实,很踏实。
从中原到西北,离开城市来到乡村,换个地方看人间烟火,体验别样的民风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