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推开“文化之窗” 唱响“传承之音”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选调生 刘海燕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9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3北京文化论坛致贺信中指出,中国将更好发挥北京作为历史古都和全国文化中心的优势,加强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根植中华历史文化沃土,仰望华夏文明的历史天空,淬炼中华文化的时代精华,用心用情用力推开“文化之窗”,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

用心唱响“文化自信”之音,赓续文化“精神根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在世界文化的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要深深根植于自身丰沃的文化土壤。为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坚定文化自信作为首要任务,坚持走扎根中华传统文化土壤的发展之路,进而守住自己的“文化根脉”,筑牢文化自信之基。要善于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想和思维,坚持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积淀中汲取人文精神、道德价值、历史智慧等精华养分,将其转化为奋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精神源动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用情唱响“开放包容”之音,铺就文化“兴盛之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国文化发展能有璀璨的今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眼光、天下情怀,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自信开放的姿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还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要以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态度去欣赏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通过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探索“文化的奥秘”,以实际行动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花结果”。

用力唱响“守正创新”之音,赋予文化“青春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才能为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才能赋予文化“青春活力”,进而为文化传承开辟“有效路径”。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第二个结合”中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以自己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要把握时代脉搏、树立发展眼光,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为创造新时代文化新形态、为谱写中华文明发展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发布人:一只基层燕 发布时间:2023-9-14 09:58 收藏 阅读人次:3500

初审:高朗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