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遭受洪涝灾害的哈尔滨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走进农田察看水稻受灾情况,并走进村民家中看望慰问,详细了解家里受灾和生活保障情况。广大党员干部要紧跟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从总书记的黑龙江之行读懂总书记对“粮食安全”的念兹在兹,对“人民群众”的“时时放心不下”,对“体察民情”的率先垂范,在自身工作岗位上争做“三种表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先锋力量。
循迹“黑龙江之行”,读懂“粮食安全”之重,以“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的坚定,走好“护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回望习近平总书记的国内考察足迹,他几乎走遍了主要农区,多次深入田间地头看收成,反复强调保护耕地的重要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基层党员干部作为政策方针具体落实的主体,必须绷紧耕地保护这根“弦”,要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不折不扣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通过线上推送消息+线下宣讲政策等方式,提高群众耕地保护意识,让耕地保护概念走村入户入民心;要加大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的监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切实守住生态红线,筑牢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红色防线。
循迹“黑龙江之行”,读懂“人民至上”之本,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走好“为民”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出现的177次,不管是经济、文化,还是社会、科技成就等都和人民群众挂钩,任何艰难挑战、机遇选择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奉献。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把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做好人民的勤务员,出现在群众最需要的每一个地方,向群众提供服务、提供帮助,要将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将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将群众的哭和笑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晴雨表。
循迹“黑龙江之行”,读懂“调查研究”之要,以“露宿风餐炼铁蹄,叱云啸月唤晴曦”的担当,走好“实干”之路。顶风雪、踏泥泞、听真话、察真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深入基层调研,一路调研、一路思考、一路指引,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工作实不实,问了群众就知道。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觉悟,把责任扛在肩上,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走出办公室,走进群众家中,走进田间地头,一步一个脚印干、一件事一件事地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把会上定的、纸上写的、心里想的变成一件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中,确保做出的成绩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