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生产关系推陈出“新”让生产力提“质”增效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镇人民政府 薛光浦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在黑龙江考察调研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生产力指的是社会生产力的总体水平,包括劳动者的技术水平、生产设备、自然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而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有着本质区别,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关键。科技就是创造力、创新就是生产力,二者叠加就是新质生产力。由此可见,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我国今后产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丰富的“新”,正引申出深刻的“质”。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而生产关系又反过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不断推动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进步。因此,“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还需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逻辑之一,就是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由此可见,“新质生产力”带来的不仅是发展命题,更是改革命题。

  当前,我国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转变,要充分挖掘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以及内在逻辑,围绕创新驱动,变革体制机制,做到未雨绸缪,强化“旱时造舟,涝时造车”的逆向思维,为明天的爆发积蓄势能;树立“拼”和“抢”的意识,全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用“紧日子”过“好日子”,用“赚钱”思维去“花钱”,用“创新”思维去“破题”,用“研发”思维抓“生产”,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的效能。

  对产业来说,生产力就是产业增量,就是未来空间,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如果说拼投资、拼资源、拼环境的老路代表着旧有生产力,那么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就意味着向新质生产力进军。一方面,国家产业没有核心创新技术,就难以构建应对市场波动的“缓冲带”“避风港”。另一方面,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既是一场生产力革命,也是一次生产关系变革,涉及观念理念、体制机制、管理模式、要素投入等方面的重大调整。

  因此,我国要以体制机制变革这一生产关系的“关键变量”反作用于科技创新这一生产力的“关键变量”,统筹谋划推进产业振兴,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当下与未来、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产业振兴计划与既有相关规划等关系,切实做好“无中生有、有中出新、新中求优”文章。同时,要聚焦主业不散光,在科技前沿领域,持续发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瞄准产业前沿、细分领域、市场需求,建强创新研发机构,善于运用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注重嫁接高能级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引导广大科研人员在攻克“卡脖子”技术中,当尖兵、创尖峰,不断拓宽掘深产业创新技术“护城河”,在确保“老树发新枝”前提下,种“新树”、扎“深根”,营造“未来森林”,开辟“崭新蓝海”,最终把新质生产力的优势转化为最大的经济价值。
发布人:巨腹小文菌-4 发布时间:2023-9-18 14:50 收藏 阅读人次:1225

初审:杨南方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