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山河已秋 带您读懂“秋分三候”

贵州省赤水市元厚镇人民政府 赵雪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秋分将至,阴阳相伴,昼夜平分。古语有言:“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作为基层干部,我们应从“秋分三候”中躬身反思,以昂扬拼搏、磨砺笃行、平和安定的积极态度,在基层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书写人生华章。

  一候“雷收声、万物败”,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之气,砥砺前行。“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进入秋分,雷声渐行渐远,暑气渐消之际,也代表着寒秋的开始。自古以来,人们在秋日常作生命易逝、年华不再的嗟嘘,而刘禹锡的《秋词》打破了这一思维固化,激励人们在秋日也应心怀积极向上的态度。作为基层干部的我们,更应在此秋分之际,点燃心中的热情,以更加昂扬饱满的姿态,解群众所难,为百姓谋福祉。为民不分时节,群众永放心尖,即使周遭自然环境日渐变寒,基层干部工作的热情也应愈发强烈,为百姓增添一份“暖意”,争做百姓秋日的“暖心人”。

  二候“虫坯户、防寒侵”,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磨砺之质,厚积薄发。“坯,益其蛰穴之户,使通明处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秋分来临,天气日渐变冷,蛰居的昆虫开始藏入洞穴越冬,并用泥土将洞口封住以此抵御寒气的侵袭。蛰虫在越冬前会储存好粮食,以期平稳度过寒日。而身处基层的干部们,也应学习“蛰虫坯户”的行为,让自己的本领“秋收冬藏”。这需要我们练就自身硬本领,从点滴小事做起,于每日工作总结中积累经验,以达到“量变到质变”的成长。只有不断总结复盘,反躬自省,才能在基层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于枯涩寂寥的秋冬迎来新的蜕变。扎根基层,辛勤耕耘,努力做一名让党和群众满意的“基层守望者”。

  三候“水始涸、天气燥”,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平和之态,行稳致远。“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秋分过后,各地区降水量开始减少,气候日趋干燥,寒凉渐重,在此之际常引发人们“凉燥”之症。作为基层干部,我们不仅要在生理上抵御“凉燥”之症,更要从心理上克服“凉燥”之症,避免在工作中出现急躁的情况。这需要基层干部于每日每事中沉心静气,保持平和之态,让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这需要我们坚守做人的操守和从政的道德,正确看待进退留转,淡泊处世,静心思考。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清贫。在工作中、生活中保持平和安定之态,才能处事不惊、行稳致远。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秋分时节山色明朗,水色清秀,我们基层干部的心也应如此。无论四季更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未变。让我们在秋分来临之际,厚植心中理想,撸起袖子,让美好年华在奋斗与奉献中焕发出更绚丽的光彩。
发布人:红红一小牛 发布时间:2023-9-18 14:53 收藏 阅读人次:1573

初审:杨南方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