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讲述在大英博物馆的一盏玉壶出逃寻乡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收获好评不断,它的爆火证明文物并不只是历史的沉淀、岁月的陈酿,而是寄托着文化血脉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文物作为一个国家的历史底蕴,彰显着一个民族的渊源与风采。把文物遗产保护好、传承好、管理好对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都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要进一步把中国文化历史研究引向深入,让“活起来”的文物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需要传承,是人民的心灵之旅旨在“代有才人出,风骚数百年”的过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从远古到当下,历史文化遗产是文化最切实可感的物质载体,它们诉说着先人的故事,承载着文明的风采。从秦兵马俑的恢弘中可以窥见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密码,从敦煌的壁画中可以领略盛世的风云气象,从三星堆的遗迹中可以感悟巴蜀文明的神秘......保护好文化遗产,就是在保护中华文明的集体记忆;传承好文化遗产,就是在传承文化自信的底气。我们要加强对历史文物遗迹的敬畏之心,树立自觉保护意识;我们要深挖文化遗产内涵,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激活文化基因;我们要在保护中发展,坚持以用促保,推进活化利用,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
文化自信需要创新,以方式的无穷变化遵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更替。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虽然“活起来”的文物可以讲述历史,但讲述的方式往往容易千篇一律。想要通过文物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则需要我们创新手段。近年来,我们看到被盘活的故宫文化IP周边产品收到人们的追捧;《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传统文化类节目以势如破竹之势不断壮大;《只此青绿》《唐宫夜宴》等节目让科技与传统文化在碰撞中焕发出新的生机。立足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我们要借助互联网力量、运用市场化手段,开发更多载体和场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让其走进现代生活、融入寻常百姓家,在从“破圈”到“出圈”、从“活起来”到“火起来”中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文化自信需要发扬,用国际的友好交流凝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共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充分说明,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得以进步的。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因此,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要向内汲取养分,还要加强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不断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一方面,要以中华文明为主体依托,借助“活起来”的文化遗产讲述中国故事,推动文明互鉴。另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辩证态度对待各民族文明。积极借鉴西方文明在经济建设和信息产业化等方面的有益成果和先进经验,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