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提出“鼓励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乡定居,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村级事务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村庄建设智囊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讨论。
能人返乡,扮演着“乡贤”的角色。乡贤也叫乡绅,古已有之,是一个并不陌生的词,在过去主要是指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有文化的中小地主、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中小官吏、宗族元老等等,都是一些在乡村社会相对有影响力的人物。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的匮乏一直是影响和制约农村发展的一大瓶颈。没有人才,乡村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相关政策的施行效果也会打折扣。鼓励引导各类能人返乡,积极投身家乡建设,是破解乡村人才短缺问题的有益探索,必将给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乡贤作为一种人才资源,是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一股重要力量。乡贤一般在外打拼多年,有比较高的站位视野,有比较成熟的思维逻辑,有比较广的人脉资源,这些都是乡村发展所急需的看不见的“财富”。要利用好返乡“乡贤”这一资源,让返乡人才成为推动乡村事业建设、造福基层群众的福祉。
做好政策配套解读,让“乡贤”振兴乡村“有理有据”。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中国人一直有乡土情怀,外出能人与故乡之间,有着无法割舍的亲情纽带,乡音难改、故土难离、落叶归根,不少乡贤满怀一腔热血回到家乡,准备大展身手,涉农政策多而庞杂,这就需要我们用政策为乡贤保驾护航,一方面要及时制作涉农政策大礼包,为刚返乡的乡贤做好解读工作,明确“红线”与“黄线”,帮助其早日完成城市到农村的角色转变;另一方面,各地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针对乡贤返乡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在证件办理、厂房建设、信贷申请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用好政策这一“助推剂”,让返乡能人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文明共创、乡村治理、致富带动等方面大展才华,把人才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满足外出能人落叶归根的情感需求,激发其回报桑梓的巨大热情,实现乡贤的个人发展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双向奔赴”。
做好形式主义整顿,让“乡贤”振兴乡村“轻装上阵”。当今整治基层形式主义如火如荼,乡贤工作也不能停留在宣传和纸面上,过多的“迎检”“汇报”浪费了大量为摸底清查、材料报送等所耗费的行政资源,也让“乡贤”工作成为半拉子烂尾工程。光有“轰隆隆”前奏,没有“下回分解”,就会陷入了形式主义新变种的泥淖,久之势必影响基层工作风气,也让基层群众生厌。要甩掉形式主义的“包袱”,卸下不必要的负担,切中要害、多措并举,大刀阔斧“做减法”、严格坚守“硬杠杠”、精心打出“组合拳”,让乡贤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干实事。不召开不顾实际为了开会而开会的会。要坚决撤销形式主义、虚头巴脑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减少督查检查频次、压减规模、缩小范围。严惩基层“躺平”干部,对一些屡教不改“吃拿卡要”的人和“衙门习气”浓厚的“官老爷”决不能碍于情面,要动真碰硬,严格执纪执法,让乡贤轻装上阵,全心全意投入乡村建设。
做好跟踪服务工作,让“乡贤”振兴乡村“有情有义”。要让各类能人愿意回、放心回。各地应打好“服务牌”,完善相关政策,破除各种壁垒,营造回报家乡的良好政策环境,为返乡能人提供更多贴心服务,让人才回引渠道畅通无阻。对返乡能人的配偶、父母、子女等,也应在就医、养老、入学等方面给予贴心帮助。要打好“乡情牌”,织牢“乡愁”纽带。可以通过组织谈心会等方式,让返乡能人与乡亲们共叙桑梓之情,获得心灵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归属感,使其安心扎根故土、反哺桑梓。乡村要对乡贤接得住、用得好。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返乡能人各自的专业领域、工作职业等进行精准分类、建档造册,并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返乡能人的个人意愿,找准乡村与人才共赢的交汇点,让他们才尽其用。退休的科研工作者可以参与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为家乡培养更多农技人才;退休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特长,参与乡村文化教育活动,为农村孩子提供优质教育。把建功立业的舞台搭建好,才能吸引更多能人在家乡大展拳脚,为家乡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乡贤”工作作为利国利民的好事,需要脚踏实地推动、撸起袖子真抓。上级部门要拿出实打实、能执行、科学性强的具体行动方案,并且配套相关细则举措,以确保乡贤人才队伍充满活力和生机,让“乡贤”走进乡村实干现场,走到基层群众心中,成为引领基层向善向好、繁荣兴旺的助攻和帮手,全心全意投入到贡献家乡、建设乡村的光荣使命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