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在湘水之畔,岳麓山下,我们迎来了省委选调生的集中培训,这标志着我们正式成为了一名选调生。在来之前,我曾想象过如电视剧《江山如此多娇》中的濮泉生一般带领全村人民摆脱贫困;我也想象过如电视剧《大山的女儿》中的黄文秀一样回到家乡,奔走在基层最前线。在结束省委党校培训后,我来到了湖南省耒阳市永济镇龙清村。经过这一个月的适应,我逐渐走进了“田间地头”,听到了“家长里短”,接触了“急难愁盼”。我想,作为新进选调生的我们,只有在基层踏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历经“千锤百炼”,方能褪去刚出校门的“稚气”,增长实干担当的“底气”。
踏遍“千山万水”,在“山间田野”中练就“拨云见日”的真本领。脚下有泥,心中才能有底。作为刚出象牙塔步入社会的“小白”,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会有许多的不知所措,不知村情、不解民情,这便是我们最大的短板。为了弥补这一短板,总书记曾说:“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作为新进驻村选调生的我们,更加需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去田间地头、每家每户、村企车间,用脚步躬身基层,用汗水湿润土地,方能让基层这本“无字之书”变成“有字之书”,也能让我们从刚出校门的“愣头青”蜕变成为了解基层、知晓村情民情的“门门清”。初来时对这里“人生地不熟”,每天下班后我都会沿着小镇走一走,细心观察小镇的基本情况,在与同事的交流中,逐渐地开始认识了一些村干部。经过一个月的适应,我似乎找到了工作的状态,从“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小白慢慢开始步入正轨,我深知只有不断地探索这片广阔天地,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走进“千家万户”,用耳朵倾听民声,在“家长里短”中长出“穿针引线”的真本事。“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基层一线是群众工作的“主战场”,也是我们选调生茁壮成长的“课堂”。刚到基层时,面对群众诉说的“家长里短”,一开始我们会有许多的不明所以,不知从何下手。这便是我们首先要面对的“语言关”,语言是拉近干群关系的良方,只有顺利通过语言关,增加与群众的沟通交流,才能够快速融入基层,在基层施展自己的才华与能力。初到耒阳,便被这里的方言绕昏了头脑,面对群众的咨询,需要费很大的劲才能听懂。经过一个月沉浸式的耒阳话熏陶,每天与各式各样的群众打交道,也慢慢能听懂这里的方言。在基层工作当中,总是能遇到群众的问路咨询、复印盖章、维修电脑等小事,习近平总书记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任何一名成大事者都必须先从小事做起,要善于倾听群众的心声,为群众穿针引线,下好“绣花”功夫,在群众的“家长里短”中读懂基层。
经过“千锤百炼”,在“急难愁盼”中磨出“迎难而上”的铁肩膀。“年轻干部要多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多捧几回‘烫手山芋’,经风雨、练本领、长才干,在沉淀中加压、在磨砺中成长。”古人也说:“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作为新进选调生的我们,刚从大城市的“车水马龙”来到了基层一线的“山野田林”,就要跳出原有的“舒适圈”,积极投奔基层的“大熔炉”中。在基层一线,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急难愁盼”问题,如森林防火、巡河防汛、群众信访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当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毅力,在基层这个大“熔炉”中锻造铁肩膀。来到基层,经常会遇到群众反映诉求,请求帮忙解决问题。面对群众的诉求,我也会跟着领导们走村入户讲解政策与法律,开展屋场恳谈会,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来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在群众各种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中不断锻炼自己“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处事担当、“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干事态度。
经过在基层一个月的锻炼与学习,我深切明白了选择成为一名选调生,基层一线便是我们的星辰大海,是我们所追寻的那片山河,“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唯有胸怀赤子之心,秉持谦卑态度,躬行基层,方能不负那片山河与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