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对协调性、咨询性工作中,干部们有时会听到这样的话语:“这个我也不清楚”“您去问一下其他部门”“这个不归我们管”等,有时是“我帮您问一下”,但也没有后续。这种看似无害、安全的话语有时蕴含的是敷衍心态和自保心态,影响了许多实际工作的推进和干部形象。广大党员干部要在能力和态度上双向促进,少讲一些“不清楚”的推脱语言,多一些“怎么办”的解决举措,持续落实“问一下”的后续成果。
学习思想、强意识,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从“可为不为”到“为干愿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都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次主题教育为契机,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用党的基本理论武装头脑,形成去人民群众中了解需求,回工作岗位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来一回”工作机制,树立正确的为干价值观和为干责任观。该做的事,知重负重、攻坚克难,顶着压力也要干;该负的责,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冒着风险也要担。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认识到基层工作最重要且最有价值的就是为人民服务以增进共同利益,认识到权力与责任的对等关系,不断矫正思想偏差和行为偏差,从思想上解决“懒政”问题,做到“劳其心不改其志,苦其身不改其行”。
熟练业务、提能力,练出干事的工作本领,从“难为不为”到“为干能为”。能力是行动的基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干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学的目的是为了干得更好,只有在实践中学习,才能练就“实在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新时代以来,我们在取得历史性跨越的同时,新环境、新业态、新机遇、新困难对干部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难作为”的本领不足将严重损害地方发展效益、损害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损害干部队伍建设。要在干部教育培训上下功夫,切实提升党员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知识经验体系、拔高站位认识,落脚到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实际工作上,从“墨守成规”式干部转变为“与时俱进”式干部。
健全机制,明责任,划清为政的工作底线,从“乱为随为”到“为干实为”。制度是行动的保障,“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需要改革的践行者和先行者。要让改革创新者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就要用合理高效的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干部撑腰鼓劲,深刻领会贯彻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为“为干实为”营造宽容的制度环境。同时要将从严管理和繁琐僵化的硬约束区分开来,政策法规上的“加减法”不是说把规则制定得更细、更全,而是既做到透明、简化、高效,也要保证严明的轨道和底线。容错机制并不是容忍“乱作为”,容错要在依法依规、科学研判的基础上,旨在使党员干部在改革践行的过程中消除顾虑、放开手脚。
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工作必须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上、立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上、立足于为人民服务上,在其位谋其政,而不是将自己的岗位、职权裹成“温室和茧房”,堵塞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